郭嘉不死便无三国?郭嘉到底有多厉害?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到底有多厉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末年分,三国时期是一个混乱纷争的时代,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这样的枭雄,也出现了、这样的智星,无一不受人赞叹。但在三国时,有一个人的评价竟然高得出奇,那就是郭嘉。有人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还有人说,郭嘉不死,不出,那么这郭嘉到底有多厉害竟然能够得到这种评价?
郭嘉在三国时期是怎样一个角色?
郭嘉,字奉孝,年少时就饱读诗书,可谓是,而且他还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他年少时便对时局有所预见,他认为天下大乱已在眼前。于是便隐居于山野之中,积极结交一些英雄名士,不仅可以潜心读书,还可以避免世俗杂务,待到时机成熟之时便可以一展身手,建功立业。
郭嘉二十一岁时选择出山,他想要跟随一个英明的主子,成就一番事业。他起先选择了当时势力庞大的。郭嘉在袁绍身边待了一段日子,他看出袁绍能力不足,而且优柔寡断,并不是一个追随的好的人选,于是毅然辞别了袁绍,回到了家乡。
二十七岁时,郭嘉经人举荐来到了曹操身边,当时正值曹操的谋臣身死,曹操正需要一个有才之人来辅佐自己,两人一拍即合。经过一番深切的交谈,两人都对彼此颇为满意。曹操说,能够成就我的大业的人,一定就是郭嘉了。郭嘉也认为曹操这样的人才是他真正的主人。此时的曹操还没有称王,为了郭嘉还特地上表为他请求了一个官职,可见曹操很重视郭嘉的。
郭嘉到底有多厉害,竟然能让人用恐怖来形容?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郭嘉的恐怖之处那就是“”。根据《》中记载的关于郭嘉的几个事件就可以看出郭嘉的可怕之处,比如说,当时属于东吴派系的东征西讨,基本上完全占领了江东一带,正赶上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孙策便想要前去偷袭。
曹操阵营的众人得知了这个消息都有些担忧,但郭嘉却推测道“孙策刚刚吞并了江东一带,杀了不少的英雄豪杰,他是一个能让人付出性命刺杀的人,而且孙策此人轻率,并不善于防备,他身边就算带着百万大军也和他只身一人没什么区别。如果有刺客去刺杀他,他就必定要死在一个平常人手中了。”果真就如同郭嘉所预料的那样,孙策还没有渡江,便被许贡派出的刺客杀死了。
郭嘉跟随曹操攻打袁绍,袁绍战败后不久就去世了,留下两个儿子袁谭、袁尚盘踞在黎阳一带。曹操手下的将领想要乘胜追击,一举打败二袁。郭嘉却不同意,他认为,袁绍对这两个儿很看重,一直没有决定谁是继承人,如今袁绍身死,他们必定会因为争夺继承人之位而内斗,但我们若是急于进攻,便会迫使他们二人联手,我们不如先暂缓进攻,等到他们内斗之后再一举拿下他们,定会节省不少兵力。曹操听从了郭嘉的建议,暂缓进攻。
情况也正如郭嘉所料,袁谭、袁尚二人开始陷入了了内斗,袁谭的军队被袁尚打败,袁谭为了打击袁尚,派人向曹操表示投降。曹操大军一举进攻拿下了的地盘,还节省了不少的气力。
这样的事例在郭嘉身上并不少见,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郭嘉若是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凭借着他的算无遗策,必定能得到一个“大预言家”的称号。
为什么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
这个说法其实不仅是对郭嘉才能的一种极大地夸赞,其实也是一种假设。
因为郭嘉智计超群、深谋远虑,而曹操又是难得一见的乱世枭雄,若不是因为郭嘉在跟随曹操征讨乌丸时不幸英年早逝,他们二人联手,很有可能就可以顺利打下所有地区,一统天下,这样一来,或许也就不会有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出现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假设,其实也是因为郭嘉的能力实在是不可小觑,他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他逝世之后,曹操对他很是怀念,曹操连打了败仗之后,也会感慨“若在此,绝不会使吾有此大败!”这句话也算是曹操对郭嘉的能力的最大的肯定了。
至于“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其实是因为郭嘉病逝与出山正好是在同一年,所以对追捧郭嘉的人就有了郭嘉不病死,诸葛亮就不敢出山这种说法。两人相较而言,郭嘉在军事上似乎格外有造诣,而诸葛孔明的能力似乎更加倾向与政治方面一点。毕竟两个人没有交集,实在是难以对比。
史书上称赞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这样高的评价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别的不说,就是郭嘉“神预言”这一点已经是很让人赞叹了,这可是妥妥的“天选之子”的金手指啊!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