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军神李定国有多厉害?揭秘其传奇的一生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定国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定国(1621年—1662年),明末民变势力之一,大西军将领,南明武将,明末清初最杰出的抗清将领之一,民族英雄。字鸿远、 宁宇 。陕西延安人。
年仅十岁的李定国,本是云南一户贫苦农民的儿子,从小被家里卖给了一个陕西绥德来的商人当养子。战乱之中,李定国和养父失散,一个十岁的小孩想在这样的人间地狱中避免饿死或被吃的命运,就只有一条路了,他跑到了一处流寇的营地,要求入伙,而这座营地的最高指挥官,就是绰号“”的。就算是在这么荒唐的年代,十岁小孩要造反也是很匪夷所思的事情,张献忠很欣赏这小鬼的胆气,决定把他收为义子。在张献忠的的军队中,李定国逐渐长大,拥有卓越的军事天赋和实力,立下赫赫战功,深得张献忠的喜爱。
当年,他曾领着二十匹马连夜赶去襄阳,将明军打得连连败退,溃不成军。灭亡,李定国仍是坚持抗击清军,誓死不投降。日日夜夜的作战,也练就了李定国一身不俗的本领,见识过李定国的厉害,清军对他闻之色变。为了进一步扩大的领地,清廷派出定南王去对阵李定国。在没遇上李定国之前,孔有德几乎遇人杀人,遇佛杀佛,几乎战无不胜。在应战之前,孔友德还信心满满,丝毫不将李定国放在眼里,却不想李定国就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难啃到丢了他孔有德命。
孔有德的铁骑遇上李定国的大象阵,这不是一场战斗,完全是一场碾压。李定国利用五十头大象,巧妙化解了孔有德的所用攻击,令清军全线溃败,孔有德也在战败后死亡。不仅如此,孔有德一家也都自焚而死。此战过后,李定国一战成名,斩杀清廷亲王孔有德,扬名立万。死了个亲王清廷不会就此罢休,随后又派出皇子尼堪,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剿灭李定国,稳定大清政权。尼堪是的,纯正血脉的大清皇子,威名早已远扬各地,战胜朝鲜,打败明军,消灭等,也是打死张献忠的罪魁祸首,为清廷立下了赫赫战功。尽管如此,面对李定国,尼堪照样死无葬身之地。在交战之后,李定国布下陷阱,假装失败,将尼堪引进了包围圈中,等到清军全部掉下陷阱后,李定国立刻号召四万明军杀了出来,当即就把尼堪用刀劈成两半。
接连死了亲王和皇子,顺治皇帝心有余悸,他现在想的不是如何拿下李定国,而是如何能挡住这座杀神。顺治皇帝思来想去,决定放弃西南各省,打算与李定国议和,共分天下,不过这也只是打算,还没开始行动,历史就站在了顺治帝这边。新会之战,李定国患病并未参与,只是让几个部将上阵,部将并不是李定国,久攻也拿不下新会,无奈之下,李定国决定抱病上阵。清军一听李定国要亲自上阵了,胆战心惊,于是以百姓作为盾牌,只要李定国敢攻城,他们就敢屠城。之前就久攻不下,再加上自己又患病,更是担心城中百姓的安危,李定国于心不忍,放弃了攻城。此时的军中瘟疫横行,李定国不得不下令撤退,清军见状立马追击,在付出惨痛代价后,李定国退到了南宁。李定国不是心狠之人,不然新会之战就不会因为城中百姓而导致战败。
后来,孙可望与李定国不合,率军攻打李定国,却败在李定国手上,孙可望也投降了清军。1662年,李定国所部只剩五六千兵马,驻扎在九龙江一带(澜沧江流经西双版纳河段)。
恶劣的气候、低迷的士气让这支以陕西人为主的残兵迷失在人烟稀少的边境,粮食药物供给不足,将近一半将士病死。
绝境之下,李定国仍然鼓舞各地抗清势力奋起抵抗,派使者前往求援,并向缅甸打探南明一个皇帝永历帝的下落。
直到永历帝被杀的噩耗传来,李定国自知回天乏术,不禁捶胸大哭,,数日之后就染上重病。
临终前,李定国撰写表文,焚告上天“如果大数已尽,乞赐定国一人早死,无害此军民。”并对部下们说“宁死荒外,勿降也!”
白寿彝 在《 中国通史 》中称赞道“李定国是明末清初杰出的农民领袖和抗清英雄,他宁死不屈的气节,联合西南各兄弟民族共同反抗民族压迫的动人事迹,三百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颂。”
一代名将,历经三十余年的戎马生涯,徒留一曲壮志未酬的悲歌。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