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与曹丕相比输在哪里?曹植才华横溢为何会败给曹丕?
大家好,这里是学习方法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和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在古代,不少人建立起一番功业后,想的是光宗耀祖与传宗接代。正如名义上的祖父,虽然是个宦官,但也不甘心自己去世之后,爵位与财富无人继承。于是曹腾从谯县老家夏抱来一个养子,这才将自己这一脉给延续下去。
时隔多年以后,曹操步入中年,他也对继承人问题犯了难。可相反的是,曹操儿子太多,不知道该选哪一个。原本,曹操最中意的继承人,是小儿子仓舒,也就是我们都熟悉的那位称像的。但天不遂曹操所愿,仓舒被一场重病夺去了生命。此时曹操的目标,只有曹丕与曹植两兄弟了。
与曹植的才华横溢相比,曹丕却有些木讷。而在一次次的较量中,曹植也总是比曹丕更加出色一些。但不曾想到,曹丕最终还是胜出,成为了魏王的世子。关于这场夺嫡之争,已经被人说得很透彻了,笔者想从一个角度入手,谈谈曹植不如曹丕的一面。
曹植曾在《与杨德祖书》中这般写道“以孔璋之才,不闲于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同风,譬反为狗也。前有书嘲之,反作论盛道仆赞其文。”孔璋,即陈琳之字也。曹植这番论述,不仅颇为“毒舌”,还充满了高高在上的感觉。
郭沫若在《论曹植》中写道“你看他这目中无人之概!别人都‘不能飞翰绝迹,一举千里’,大约只有他才能够吧?”这句点评,直接言明了曹植的一个缺点,那就是他恃才傲物。在曹植眼中,除了以外,其余才子皆不足为道。
身为曹操第四子,曹植却整日纵情山水,与文人整日交游,且不思进取。换句话来说,曹植最亲近的团体,便是文人集团。可即便如此,他依旧抱有“恃才傲物”的态度,动辄贬损他人,以衬托自己的。试想一下,这样的人如何交际,又如何令人心甘情愿地效忠于他。
曹植的党羽,除了杨修之外,便以丁仪为首了。裴松之注引《魏略》记载“时仪亦恨不得尚公主,而与临菑侯亲善,数称其奇才。太祖既有意欲立植,而仪又共赞之。”显而易见,丁仪投靠曹植,并非是被其个人魅力所影响,也不是被曹植才华所倾倒,而是他与曹丕有很大嫌隙。曹植在交友这方面,完全是个“白痴”。
与之相反的是,曹丕对待朋友时,倒是十分真挚。在《典论·论文》中,曹丕为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怀念,遂提出“”这一概念,对他们的文章风格都一一作出客观评价。或褒或贬,每人皆有所长,亦有所短。
众所周知,曹操在世之时,邺城聚集了大批文人才子。他们之间彼此常和,逐渐形成后世所说的邺下文人集团。对于这些文人,曹丕一直在用平等的姿态去接近他们。封建社会,向来等级森严,而曹丕此举,不得不令人为之动容。
七子之中,曹丕与王粲最为亲近,二人也经常在一起吟诗作赋。王粲死后,曹丕亲自前来吊唁。他得知王粲生前最喜欢驴叫,于是便令友人学之,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七子之中,阮瑀最为年长厚道,竹林七贤中的阮籍与阮咸,一个是他的儿子,一个是他的。阮瑀死后,曹丕颇为伤感,多次作诗赋来吊唁旧友。不仅如此,曹丕还以阮瑀妻子的口吻,来诉说自己的悲情,“守长夜兮思君,魂一夕兮九乖”,令人读之颇感伤怀。
以寡妇视角写下悼亡词,可见曹丕对友人的心意,是真情实意的。张玉谷评曰“诗伤寡妇,而竟代寡妇自伤,最为亲切。”
综上,曹丕对待自己的好友的态度,始终是真挚动人的。这便是曹植无论如何,都难以企及的地方。正因如此,在夺嫡之战中,曹丕的支持者,多为崔琰、毛玠这样的正臣。所谓“”,曹丕能取得这些名士清流的效忠,可见他在为人处事上面,颇有令人称道之处。
正因如此,即便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算无遗策的贾诩,都在明里暗里支持于他。而曹丕待人以诚,虽有笼络他人之意,但也很容易使人生出好感。尽管这些文人、谋士后来皆为其所用,但曹丕依旧坚持平等、真诚的处事原则,从而无形中巩固了自己的朋党势力。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