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作为晚清实权掌控者 慈禧是怎么将权力抓到手中的

传统文化 2022-07-07 18:37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掌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慈禧作为晚清实权掌控者,从一个身边的普通妃子做到人人畏惧的西除了有令皇帝心动的姿色外,也少不了她工于心计的手段。在慈禧逐渐掌权的过程中,有个皇家子嗣为她出了不少力,却被她怀疑并打压,此人就是“”奕。要说这位亲王也是的儿子,虽然没有继承皇位却很有才,在朝野之中很有地位,他是如何被慈禧斗败的呢?

  鬼子六的失利就在于他的轻敌。他以为慈禧只是妇道人家,虽然贵为同治的生母大清向来有后宫不能干政的祖训,而且又是他帮助太后夺得的皇权,即便慈禧看他不顺眼,也不能把他这个亲王怎么样。他却忘了官大一级压死人,慈禧虽无官衔,却是名义上的两宫之一,如果她翻脸了那奕这个议政王就当不成。

  奕是一个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扛起责任的人。早在1860年,英法联军进北京的时候,皇帝逃到了热河,留下他代表皇家与外国人谈判。此时的鬼子六27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岁数,面对入侵者他没有推脱,有担当的挑起了谈判的重任,签订了《北京条约》。他也趁着这次特殊事件拉拢了很多朝中大臣,可见鬼子六的名头不是白来的,不仅将皇帝头疼的危机公关化解又壮大了自己在朝中的势力。

  一年后咸丰去世,奕站在了两宫太后一方,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势力把皇权从手中夺回。此后奕被封为议政王,也是和总理衙门的领班,此时的奕风光正盛,就像是清初的一样。不过慈禧却容不得奕有功高盖主的权势,虽然每日早朝她都平静的端坐在帘子后面,她内心对于权力的把控一丝一毫没有松懈过。对于如何打击鬼子六,她也开始步步筹谋。

  奕与慈禧讨论政务时经常有意见不合,两人互相不服气,说到气急的时候,慈禧甚至威胁奕“你就不怕我革了你?”而奕也是丝毫不退让“你能革职,难道还能革我皇六子的身份吗”。这是奕在用自己皇家身份示威,言外之意是别跟我横,我可是。慈禧知道她不能因为直接与奕产生冲突,必须先制造事端,有了由头才好发难。于是她让自己的心腹放出自己对恭亲王不满的口风,目的就是为了引出朝中对恭亲王不满的弹劾。

  果然慈禧这招非常奏效,没多久蔡寿祺就上了奏折。他第一封奏折是上奏军机处对湘军攻打太平军的记录不清楚,虽然没有提到奕,也属于他管理失职。紧接着他开始指名点姓的弹劾奕,说他“揽权纳贿、徇私骄盈”。慈禧此时就能拿着这份奏折恐吓奕,没想到这个鬼子六根本不把此事看在眼中,一点不示弱。

  慈禧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她找到几位持中立立场的老臣去哭诉,说有人弹劾议政王他却毫无悔改之意。这些老臣不敢得罪议政王更不敢得罪慈禧,于是干脆推脱说应该先查实再讨论此事。慈禧等不了查实,她见这些人不敢反对自己干脆直接手书上谕取消了奕议政王的权力和所有职务。消息传开后,平时拥护皇家子嗣的一些边疆老臣和元老坐不住了,纷纷为奕求情。奕也被慈禧的手段吓了一跳,没想到她真能做出罢免自己的事情。

  在家中苦闷数日后,奕开始懊悔和慌张,终于在朝中亲王的求情下他面见到慈禧,低下头乖乖承认了错误。往日他的威风此时都荡然无存了,面对这个比自己还小两岁的皇嫂,鬼子六不得不服软。慈禧见他已无傲气,于是答应恢复他的官职,议政王的头衔就彻底没了。通过这次事件,慈禧成功摆脱了奕对朝政的把控,她与朝廷大臣之间的沟通更加畅通,权利扩张也更加便利。

  此后奕就犹如霜打的茄子,蔫了。虽然他仍旧每日参与朝政,失去了傲气,再也无法在慈禧面前理直气壮。这就像两个彼此不服气的人,没动手之前谁也不服谁,一旦动手分出胜负,那个输了的人再见到胜利者就无论如何也找不回往日的牛气了。

  参考丨《上谕档》《》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