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蜀即得楚”是谁提出来的?如何评价司马错?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得蜀即得楚”是谁提出来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得蜀即得楚,早年以纵横家的身份,曾经与进行过一系列针锋相对的争论,而这一论证结果,便是司马错此生最大的成就。
得到蜀地就能够打下吗?其实不仅如此,要我说,得蜀即得天下才对。就冲这么一个思想观念,司马错必然可以在战略家中拥有一席之地。
01司马错建议攻下蜀国,取道伐楚。
巴国和蜀国是相邻的两个国家,两个邻居尚且会有争吵,更别说两个相邻的国家。这两个小国打了起来以后,便来找帮忙。
刚刚经历过变法,秦国的实力大增,对这两个小国来说,秦国自然是可以主持公道的大国。可是秦惠文王却有自己的考虑。
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彊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之矣。今王地小民贫,故臣原先从事於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翟之长也,有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而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
当时三晋集团实力雄厚,赵魏韩的军事实力都不在秦国之下,所以秦国担心千里跋涉进入蜀地攻打蜀国的话,如果前来偷袭,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面对这一问题,司马错和张仪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张仪认为应该先攻打韩国,只有把韩国打怕了,秦国才能有机会收拾蜀国。
而司马错却毅然反对。因为司马错认为,如果秦国现在攻打韩国,三晋集团一定会联手对付秦国,到时候。
反倒是这个时候的蜀国是孤立无援的状态,灭了蜀国以后,秦国可以得到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更有甚者,可以借助蜀国的水上通道,顺势攻打楚国。
很显然,司马错的主张更有说服力,张仪这一场辩论的确失败了。在司马错的带领下,秦国大军进入蜀地,在四川广元地区与蜀国大军交战,最终蜀国被秦国击败,宣告灭亡。
秦国打下了蜀国以后,将蜀国国王贬为蜀侯,任命陈庄为蜀国相国,帮助秦国统治这个地区。从此秦国便拥有了这么一大块广袤的土地。
司马错的这一建议,对秦国的作用非常大。可以说后世几代秦国人,都要感谢司马错的这一建议。秦国有了蜀地以后,进可攻退可守,最差也有个根据地。
02得到蜀地的秦国,拥有了一统天下的后援。
蜀地被秦国拿下以后,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秦国拥有了一座丰硕的大粮仓,也意味着秦国多了一个可以征兵的兵源地,还意味着秦国的赋税将比过去多得多。
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能止也。此臣之所谓危也。不如伐蜀完。---《史记》
打进咸阳城以后,拿走了秦国所有的文献资料,他非常清楚蜀地的优越条件。所以当分封汉中给刘邦的时候,萧何暗地里肯定是要笑出声的。
项羽和天下诸侯,不知道汉中有多么肥沃的土地,他们只知道那里山川险阻,是个。没想到的是,刘邦到了汉中,得到了蜀地源源不断的粮草支援。
蜀地拥有广袤的平原地区,这里非常适合种地。早在秦惠文王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这个地方的优势,可是其他诸侯国对此并不了解。
蜀地相对来说比较闭塞,所以这里是很少受到中原战争袭扰的。这里的百姓可以休养生息地发展经济,百姓日子好过了,秦国的赋税自然也就增收了不少。
由于常年不受战争的袭扰,蜀国的人口也不在少数,所以秦国占领蜀地以后,将这里列为了重要的征兵地区。
有了财力、粮草和兵源这三点支持,蜀地成为了秦国重要的后盾。战国时期的中原大国,始终认为秦国是边陲小国,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秦国除了关中之地外,还有这么一个富饶的地区作为后盾。
所以在和占领蜀地的双重帮助之下,秦国一下子就成为了中的最强王者。早在秦惠文王的儿子时期,本就有了一统天下的资本。
奈何当时秦国局势动荡,即使有这样的战神,也无法帮助秦昭襄王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所以事情一直拖到了的时代。
03通过蜀地,秦国陆续占领了楚国大片土地。
蜀地是粮仓,是兵源地,也是赋税重地。这三点对秦国来说已经是非常重要的了。其实除了这三点外,得到蜀地还有一个司马错觉得最重要的好处,那就是有了攻打楚国的通道。
过去秦国攻打楚国,必须要翻山越岭,要么就是取道韩国,这两者都是很难实现的。可是打下了蜀地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秦西有巴蜀,大船积粟,起於汶山,浮江已下,至楚三千馀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馀里,里数虽多,不费牛马之力,不至十日而距扞关。扞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秦举甲出武关,南面而伐,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待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此其势不相及也。夫弱国之救,忘彊秦之祸,此臣所以为大王患也。---《史记》
当时楚国拥有汉水以北以及上庸等地区,这里处于蜀地的下游。而蜀地处在长江上游地区,所以打下蜀地以后,完全可以从蜀地出发,顺着长江一路进攻楚国。
这一大胆的设想也是司马错提出来的,我们现在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在当时那种没有卫星导航的年代,这一构想简直是天才的战略思想。
前无古人的情况下,司马错在秦昭襄王27年的时候,带领陇西军队从蜀地出发,直奔楚国黔中郡。打下了黔中郡以后,司马错迫使楚国割让了汉水以北的地区,包括上庸之地也归属于秦国。
此后白起更是驻军在汉水以北、上庸两地的人马进入楚国腹地,先后打下了取鄢、邓等五座城池,直奔楚国都城郢都而来。
秦昭襄王29年,大破楚军,攻占楚国都城,焚烧楚王坟墓,相继攻占了楚国的巫、黔中郡,迫使楚国迁都到陈。
而这一切的战果,其实都要追溯到当年司马错提出的得蜀即得楚的战略构想。这样的人不是战略家,谁又能是呢?
战略思想往往都是具有开拓性的。
历史上不乏有很多战略家,那些拥有一统天下智谋的人,基本上都可以称之为战略家。可是有创新开脱思想的战略,其实并不多,大多数都是根据前人的经验出来的。
司马错显然就是一个有创新开拓思想的战略家,他的构想不仅帮助秦国基本灭亡楚国,而且也帮助后世想要从蜀地进攻中原的诸侯们,提供了一个参考。
正如三分天下,取道中原的战略思想,成为了后世蜀地诸侯们奉行的宝典一样,司马错的这一思想,几乎也影响到了后世诸如这样的诸侯。
刘备当年坐拥蜀地,就是打算顺江而下,仿造白起攻打楚国的方针,攻打东吴。可惜他的对手不是楚王,他本人也不是白起。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