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上真正的刘墉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1761年的时候,刘墉刚上任江苏学政,也就是教育厅厅长,这时有人举报,说沛县有一个叫做鄢大勇的举人辱骂了朝廷,在当时,“辱骂朝廷”这可是大事,于是刘墉开始审查,果然在这个鄢大勇的家里边留用搜出了两箱辱骂朝廷的书信,刘勇感觉事态严重,打算把整个案子查完之后再上报,可谁知在当地有学生把刘墉自费出版发给学生的书给烧了,目的是用来表达对鄢大勇事件的不满。
烧书可是奇耻大辱啊,而刘墉一怒之下,就给乾隆写了一封要命的奏折。他添油加醋的把辱骂朝廷,学生烧书两件事的做了夸大的汇报,结果乾隆直接把鄢大勇给杀了,可以说,鄢大勇的死正是刘墉一手促成的,这跟他之前正直的形象成鲜明的对比。
再来说说第二件事,那就是当年轰动一时的《一柱楼诗集案》,一听名字就知道这是,当时江南有个文人叫做徐树夔,是一个富贵的闲人,他在生前写了很多诗,只是没怎么流传出来,后来他的儿子为表孝心,于是就花钱请人把父亲的作品编绘刻印出来,希望父亲能够青史留名,这本诗集里面有一句诗“期振翮,一举去清都”,这句诗被人举报,说他有反清复明的想法,那么是谁捅出来的呢?
在电视剧和民间传说里面,制造这起冤案的人是和珅,事实上并非如此,是刘墉传出来的,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件事表面上看,是为了维护朝廷的权威,但骨子里就是想利用文字狱向乾隆邀功,这算是刘墉一生最大的污点了。
刘墉做官多年,慢慢地就看出平庸和糊涂不会功高震主,更能够得到的喜欢,所以他宁愿变得圆滑谨慎,可以明哲保身,这跟咱们印象中的刘罗锅完全不一样,所谓世上“人无完人”,我们不能太苛求别人了,官场如战场,他也是为了生存而已,比起贪得无厌的和珅来说,还是要好得多,对此小伙伴们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和想法吗,欢迎关注和留言讨论,祝大家生活愉快。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