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兄夺位的李世民,为什么没有负面评价?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当时的太子,和古往今来的太子们一样,他的权力基础是太子位,而这个太子位是他的父亲李渊给的,所以李建成的权力来源就是李渊。
很显然,他一直以来的斗争思路和方法就是和李渊搞好关系,靠李渊来对付李世民,这种思路其实是没错的,很不巧,李渊已经对付不了李世民了。
再看李世民,他的权力来源是什么?
表面上是依靠李渊,但实际上靠的是他多年来立下的汗马功劳,积攒的赫赫威名,培植的庞大势力。
大好李唐江山,半壁都是李世民打的;满朝文武,有一大半听李世民的。说句不好听的,老李龙椅下四条腿有三条都靠李世民撑着,这种情况下,李渊对付李世民都非常吃力,更何况是依靠李渊的李建成。
所以说,李世民的对手是李渊而不是,因为李世民早就具备了与抗衡的实力,而不仅仅是一个争夺太子位的秦王。
再说李渊,他可是大唐的开国之君。按照常理来说,的开国之君一般是不太害怕权臣造反的,因为开国之君收英杰之众,扫天下之浊,有空前的势力和威望,他只要不作死,没有人可以造他的反。而他们杀功臣的原因,也只是怕他们造子孙的反,担心自己的子孙镇不住他们。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却“造反”成功了。这足以说明,他在“提三尺而有天下”的阶段,就代替他老爹干了许多本应由开国君主自己干的事情,所有这些事情有一个总称,叫做打天下。
我有一个未必妥当的理解,如果说“开国之君”是指王朝奠基人的话,的开国之君应该是有两个,一个是李渊,一个是李世民。
至于李建成,只不过幸运地生做李渊之子,又不幸生做李世民之兄的历史过客而已,李建成才能也是有的,并不如影视剧中那般差劲,只是可惜他的对手是李世民。
我们回过头来看玄武门事变会发现,他是少有的把政变的影响缩小到了极限的人,虽然杀了自家兄弟,那是皇家自己的事情,一没波及百姓,二没搞混政局,杀害大臣。
历史上大多数人,一旦政变成功,就开始屠杀清洗大臣,把国家短期搞的一团糟。比如雄心壮志的,,如果我们能回到过去还是草民,我们是愿意回到大唐呢,还是回到这些雄心勃勃的皇帝的年代?
所以纵观历史长河,李世民策划的几乎没有负面评价。不是很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对太宗的印象都是全正面的。但玄武门之变无论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一件极大极大的事情,怎么着都得背负一个手足相残的的骂名,再由后世野史一宣扬,李世民必然会有深入人心的负面的形象,就像、一样。
在李世民这里,这么大的事情发生了,当朝太子和亲王被杀,血溅玄武门了,而朝野上下却没人站出来说话,政权交替非常平稳,上奏弹劾兵变甚至大一点的负面影响都没有,李渊也当上了太上皇安度晚年。
除去局面已定这类原因,剩下的就是所有人心里都明白的一点这天下一大半就是李世民打下的,他当太子,就算是用这么赤裸裸的手段,所有人的心里都是可以接受的。李建成也不差,和他这个战神一样得二弟比就不够了。
让我们再看看李世民对于大唐开国打天下的贡献李世民18岁起兵时,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白骨遍地、满目疮痍,他带领开国团队结束了战乱;
治国方面,因为国家新建,,李世民考虑的是恢复人口劳动力和生产力,所以释放宫中多余劳动力,鼓励再嫁等。然后颁布一系列政策,那些东西其实史书都有的,要不也可以看《帝范》,李世民亲笔书籍,治国之道。
为了能更好针对那些天灾引起的民难,李世民制定专门用于赈灾的粮仓,这个粮仓不允许额外挪用。然后鼓励大开学堂,完善,然后命令官员整理书籍史学防止遗失或混乱。
命令修法,制定了《贞观律》,制定对死刑犯的再审,避免冤案等。
李世民27岁登基时,纲纪废弛、国破民穷、内忧外患、百废待兴,他带领治国团队开创了盛世。,之所以叫这个名,我认为重点就在于一个字,"治"。
李世民是基于国家新立百废待兴的基础上,绘出蓝图,稳定疆域,政治清明,大收人才,善听纳谏,文治武功均出众,奠定了大唐基础,绝对是功不可没。
他50岁去世时,留下的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大唐,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他的贡献在历史上是无可取代的。
玄武门之变虽是夺位之争,但李唐江山一大半是他打下来的,夺位之时也没有伤害百姓,在位期间善于纳谏爱民如子,李世民绝对称得上是一位贤君。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