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不是个“淡泊名利”的人?选择刘备真的是因为

传统文化 2022-07-07 18:37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选择真的是因为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并不是诸葛亮投在到刘备集团以后,而是就在茅庐之中,诸葛亮已经有了著名的《》。当然,这篇文章,完全是站在刘备角度来考虑的。但不能据此认定,诸葛亮已经对刘备暗暗“心许”了。

  一个高明的政治家,会站在不同角度,反复考虑得失利弊。也许诸葛亮也有完全不同版本的《隆中对》,是站在或者的角度谋划。

  不管站在谁的角度,能有这样完整的构思,这样成熟的方案,这样周全的考虑,你说诸葛亮只是闲着没事打游戏,你会相信吗?

  中国文人喜欢宣扬自己“淡泊名利”,不过是那么一说。诸葛亮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于诸侯”,即使不是撒谎,也只是加强语气,绝不能看作是真的“淡泊名利”。从他的《隆中对》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胸有大志的青年,他一定想找一个展示才华、实现抱负、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但是,他不屑于像春秋战国的士那样,四处游说,恳求帝王采纳自己的政治主张——明明是对帝王有利的事(他当然这样认为),为什么要沿门兜售,把自己弄得那样可怜、甚至有点下贱?

  诸葛亮需要的,是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而他需要的平台上,一定有一位、的领导。

  刘备的三顾茅庐,就是从礼仪上,给了诸葛亮充分的礼遇。

  反过来,诸葛亮也通过一而再、再而三的拒而不见,给刘备造成一个印象:这位名士不好请。

  太轻易到手的,人们往往不会珍惜。三顾茅庐才得到诸葛亮,刘备一定会格外珍惜。那么,诸葛亮要实现自己的方案、贯彻自己的思路,就会少了许多阻力。

  三顾茅庐,对双方而言,都是一个好的开始。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