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贵妃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有的?揭秘皇贵妃的演变历史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尽管皇贵妃火热于清宫戏,但关于这个称号还得从说起。
从字面上看,皇贵妃属于皇后跟贵妃的结合体,皇后跟贵妃都是早就有的封号,谁高谁低也一目了然,皇贵妃各取其一,地位也是折中,比贵妃高,比皇后低。
皇贵妃比贵妃高在哪里呢?我们来看皇贵妃的第一个实际获得者,即的宠妃。
明宣宗是嫡长子、的嫡长孙,自幼聪慧,很受明成祖爱重,明成祖靖难夺位成功后,入南京称帝,明宣宗被收入在宫廷抚养。
明宣宗年少时,孙氏的父亲孙忠任永城县主簿,而明宣宗的外祖母正好是永城人,明宣宗的外祖母经常向明宣宗母亲说孙氏如何贤德,孙氏被收入后宫抚养,明成祖指定儿媳张氏抚养。
史载孙氏少有美色,加上跟明宣宗青梅竹马,两人感情是相当的好,不过明宣宗的正妻是明成祖亲自选定的,是济宁人,明宣宗无法拒绝,孙氏只能为嫔。
明宣宗继位后,胡氏被立为皇后,孙氏被封为贵妃。按照朱元璋定下的规矩,明朝后宫册封时,皇后有金册宝(印),贵妃及以下有册无宝。
明宣宗为了心爱的胡氏,破了这个旧例,制金宝赐与孙氏,虽然孙氏的名号仍是贵妃,但却享有了皇后的待遇,这是皇贵妃的本质特征。
不久,明宣宗以胡皇后无子,贵妃孙氏育有(即)而废掉胡皇后,改立孙氏为皇后。
明英宗后来在被俘,他的弟弟宗,也是在这个任内,第一个名义上的皇贵妃也出现了,那就是明代宗的宠妃。
据《明英宗实录》载“景泰七年八月戊戌朔······册封妃唐氏为皇贵妃。”
数月后,明英宗趁明代宗病重,发动政变复辟,不久明代宗病逝,明英宗将其废为郕王,唐氏被革去皇贵妃封号,降级为郕王侍妾的身份殉葬,不被承认。
明朝官方承认的第一个名义上皇贵妃是的宠妃。
明宪宗是明英宗的儿子,明英宗在土木之变被俘时,明代宗上位,作为交换条件,明代宗立明宪宗为太子。可皇位在手,不传给自己儿子怎能甘心?明代宗处心积虑地废掉了明宪宗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明英宗被瓦剌放回后,被明代宗安置在南宫,生活非常不好,吃穿不够,妻子还要做女红贴补家用,作为废太子的明宪宗生活也极不如意,年幼的他并不与父母同居,而是由一个宫女照顾着,这个宫女,就是万氏。
万氏比明宪宗大17岁,可有了这段相依为命的生活,明宪宗就是喜欢她,一继位就封万氏为贵妃,他的长子也是万氏所生。
按照明宪宗的意愿,自然是要立万氏为皇后的,可其生母周强烈反对,明宪宗无奈立为皇后,但仍专宠。不受宠让非常气恼,对万贵妃动用杖刑,结果明宪宗直接废后,万贵妃成了后宫实际的主人,信任皇后也不敢惹她。
生下长子后,明宪宗封万贵妃为皇贵妃,并许诺立长子为太子,可惜的是,一年后这个孩子就去世了,万贵妃此后再没有生育,但她还是《》明确承认的第一位皇贵妃。
从以上三位的经历可以看出,皇贵妃明显比贵妃高一级,名义上是比皇后要低,实际上就不好说了,像万贵妃连正眼都不瞧皇后,皇后也不敢有半句怨言。
明宪宗以后,明朝又出了11位皇贵妃,其中明世宗(嘉靖帝)、(帝)和(帝)各有三位,(帝)有两位。
这些皇贵妃要么得宠,要么生有重要子嗣(皇长子或者皇帝宠爱子嗣),如明神宗的皇贵妃王氏,就保受明神宗冷落,只是因为其生下皇长子才不得不封为皇贵妃,王氏的地位是远不如期另一位皇贵妃的。
清朝皇贵妃最开始跟明朝一样,封给皇帝宠妃或者重要皇子的母亲,比如清朝第一位皇贵妃董鄂妃,就是帝宠妃。
后来清朝进行了自己的设计,把皇贵妃定义为副皇后,同一时间只有一人,不会像明朝那样出现多人,而在没有皇后的时候,皇贵妃实际上就是后宫的主人,权力要比明朝皇贵妃大得多。
也,清朝为了尊崇先帝妃子,出现了不少追封皇贵妃的事例,清朝皇贵妃变得格外地多(28位),但只有三分之一(10位)是当事人在世时受封的,其他都是追封。
清朝皇贵妃还有皇后预备选手的作用,上面说的10位皇贵妃,有四位成了皇后,皇贵妃基本成了皇后的拍门砖。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