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朴是五代大臣,赵匡胤为何很怕他?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王朴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此人名叫王朴,是山东东平人。王朴虽然很有才学,但他生于乱世,一直不得施展,直到44岁时才考中,担任校书郎的低级官职。王朴洞察世事,他发现后汉政局不稳,于是辞官回乡,结果幸免于难。建立后,担任镇宁节度使,王朴被选为掌书记。
柴荣即位后,王朴被任命为比部郎中,品级依然不高,只是个从五品的官职。直到有一次,柴荣组织官员进行考试,柴荣的题目是《平边策》,结果王朴在文章中详细介绍了统一的问题,可以简单概括为“先北”、“先易后难”。柴荣看后非常高兴,开始大力提拔王朴。
王朴先后被任命为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左散骑常侍、端明殿学士,到两年后,王朴已经成为柴荣最信任的大臣。每次柴荣出征,都任命王朴为东都留守,他还是枢密使,掌握着全国的军政大权。王朴性格刚直、才智过人,“正色高谈,无敢触其锋者”。
比如赵匡胤就对王朴十分敬畏,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王朴深得皇帝信任。这一点很好理解,王朴是皇帝面前的红人,赵匡胤自然不敢得罪。其二,王朴的才智当时无人能及。后人在评价王朴的才能时,都认为“五代人才,王朴为冠”。还有一点,王朴为人刚直不阿,锋芒毕露。
史书上曾经记载过一件事,有一天,皇帝的一位低级侍从官(殿直)骑马不慎冲撞了赵匡胤的“仪仗队”。赵匡胤很恼火,跑到宰相魏仁溥面前告状。此时赵匡胤是高级将领,魏仁溥自然不敢招惹,于是命令宣徽院治罪。恰好此时王朴在场,他从容说道
“太尉名位虽高,未加使相。殿直,廷臣也,与太尉比肩事主,太尉况带职,不宜如此。”
刚才还嚣张跋扈的赵匡胤,听完王朴的话,瞬间从老虎变成了猫,“太祖唯唯而出”。正是因为这样,在当时,无论是朝廷大臣,还是外地官员,都对王朴十分敬畏,“朴性刚烈,大臣藩镇皆惮之”。在王朴的辅佐下,后力强盛,大有一统天下之势。
但天不遂人愿!959年4月,王朴突然患病,不治身亡!柴荣闻讯后,亲临祭奠,,“以所执玉钺卓地而恸者数四”。三个月后,柴荣也抱憾而死。960年2月,赵匡胤夺取皇位,他在经过功臣阁时,风吹开了半扇门,他望见了王朴的画像,肃然起敬,“整御袍襟带,磬折鞠躬”。
侍从们非常不理解,您都做皇帝了,为何还拜什么先朝大臣呢?赵匡胤指着自己的龙袍说道“此人在,朕不得此袍著。”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