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府的结局有多惨 事实证明不做就不会死
你真的了解结局吗?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据《通鉴》卷201记载说初,武后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上排群议而立之;及得志,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忿。
之所以这样,大概是由于高宗多病,武后又办事干练,有很多政事,没有请示高宗,自己则擅自处理了,所以,高宗认为武后“专作威福”。
,还有的史籍,所记与此略有不同,说武则天立为黄后,“已得志,即盗威福,施无惮避,帝亦儒昏,举能钳勒,使不得专,久稍不平"。这条史料与上述那条有所不同。是说高宗“儒昏”,处理朝政,不如武后那样,英明果断,,高宗处理朝政而“使不得专”,受武后掣肘,时间久了,便忿然不平。这一情况,也许是符合史实的,因为这时,武后的地位已经巩固,因常常参与军国大事,政治地位变了,于是她也变得不那么温良恭顺,乃至于独断专行,招致了高宗的不满。
不仅这时武后有些“专作威福”,就是由她所提拔的李义府也有恃无恐,变得越来越跋扈了,这也引起了高宗的反感。
李义府时任右相(中书令),主持官吏的选举工作。他虽被贬官后,升为宰相,仍是恶性不改,重操旧业。在他改迁祖父坟墓时,周围的七个亲自出马,征调民间牛车,为他祖父载土筑坟。
其中高陵令不堪劳苦,累死在途中。在安葬时,他又兴师动众,70里长的路上人流相继不绝。
唐初以来,即使王公送葬,也从没有这种宏大的排场。李义府本无藻鉴官吏的才能,又“怙武后之势,专以卖官为事,铨序失次,人多怨讟”。尽管他把选官事,搞得,怨声载道,,百官畏惧而不敢上言。时间久了,高宗也对李义府的一些丑事有所耳闻。
663年(龙朔三年)4月的一天,唐高宗从容地对李义府说“闻卿儿子、女婿皆不谨慎,多作罪过,我亦为卿掩覆,未即公言,卿可戒勖。勿令如此”。
本来,高宗好意从正面告诚他,不要让其子、婿等亲属,胡作非为。不料,李义府听了以后,不但不反省自律,反而勃然变了脸色,气呼呼地质问高宗,这是谁告诉陛下的。高宗见他如此蛮横无理,也十分气愤地说“但我言如是,何须问我所从得耶!”
李义府虽见高宗有些恼怒,却一点儿也不在乎,反而若无其事一样,“殊不引咎,缓步而去”。
李义府自以为背后有武后撑腰,有恃而无恐,并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大概这一次唐高宗执意要惩治李义府,而武后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高宗下令将李义府逮捕入狱。由司刑太常伯刘祥道与御史、的官员共同审理这一案子,并由司空李勣总监其事。经过审查,罪证确凿无疑,三天之后,即下诏罢掉李义府的一切官爵,远流隽州(今四川西昌市),其诸子、女婿也都罢掉了官职,流放到庭州。高宗除了朝廷中的一大公害,真是大梦快人心,“朝野莫不称庆”。
也活该李义府倒霉。这时恰巧有个叫杜元纪的阴阳先生,说李义府居宅有“狱气”,当积累20万缗钱,才能镇压这刑狱之气。李义府,急忙,大肆搜刮,以凑足20万缗钱,于是闹得群议鼎沸。
时李义府正遇有母丧。朝廷每月初一、十五给两天哭丧假,但他却不在家哭丧守灵,却常常脱去官服,换上平民服装。与杜元纪悄悄地来到长安城东,登坟。观察风水。
他虽然行动诡秘。但还是被人发觉了。有人告发他,行踪可疑。说也凑巧,他的儿子李津,时任右司议郎,借其父权势,私下召回的长孙延,从中受贿700缗,让长孙延做了司津监官。此事也被右金吾仓军杨行颖告发。
这次,唐高宗不顾武后的可否,决心要严惩李义府,故将他流放后,规定即使遇到大赦,他也不在赦免之内。,李义府被流放到隽州之后,再也没有生还的希望,不久便忧郁成疾,很快一命呜呼,命归西天了。
只是过了30年以后,武则天做了,思念他诩赞皇后有功,追赐他为扬州大都督,还赐李义府之子左将军实封300户。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