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大西军四大战将,他们结局分别怎么样?
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学习方法网小编一起看看。
张献忠死后,大西军在孙可望、李定国、、艾能奇的统率之下,继续坚持抗清斗争。 这四位将军都是张献忠的养子,跟随他南征北战,立下,并称大西军四大战将。
其中以孙可望年纪最长,起义军将领中称呼孙可望为大哥。四个养子中,张献忠对孙可望也更为器重,平日一切密谋,唯独让孙可望参与筹划。,在张献忠死后,孙可望自然就成为公认的起义军首领,自封“秦王”。
但随着斗争形势的变化,孙可望与李定国之间产生了矛盾,并且愈演愈烈终于诉诸武力。结果孙可望大败,仅率六百余人投降了清军。
孙可望降清后,将大西军军事信息和盘托出,获得“义王”封号。当清廷确认孙可望不再具有利用价值后,在一次狩猎过程中,以误射为名,将其射死。
四大战将中,最先战死的是艾能奇。在张献忠战死于西充那一年,艾能奇引兵入滇,准备联明抗清,却遭遇当地土司埋伏,结果身中毒箭流血而死。其子艾承业,在父身亡后却北返四川降清。
当年的大西军四大战将,艾能奇战死,孙可望降清,而仅存的刘文秀和李定国相处也并不融洽。刘文秀因曾追击孙可望,收留其溃卒三万,渐有势力,遭李定国猜忌,被从贵州召回云南,从此郁郁寡欢,不久病逝。
这样,昔日大西军声威赫赫的四大战将仅存李定国一人。
李定国,陕西榆林人,其家世代务农。明三年(1630),年仅10岁的李定国参加了军,战场上的李定国作战勇猛,冠绝三军,人称“万人敌”,曾“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其勇猛善谋,令清军屡吃败仗,甚至产生放弃西南七省想法。十五年(1658),趁孙可望来降,以三路军大举入滇。李定国率军迎战,设下三重埋伏。若不是叛徒泄露军机,将。
此战后,南明永历帝率其官属逃往缅甸。顺治十八年(1661),吴三桂十万大军进入缅甸,逼缅王交出永历帝,李定国营救未果。次年,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缢杀,南明灭亡。
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死的消息传来,李定国悲愤成疾。元年(1662),在西南边陲坚持抗清斗争17年的李定国病逝在勐腊,时年42岁。临终时遗命其子“任死荒徼,勿降也!”
李定国死后,云南人拜他为雨神,其忠义节烈为后世楷模。至今云南人仍然视李定国为滇中的脊梁,晚清革命党人起义,蔡锷等仍以李定国为榜样,章炳麟说“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