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巡:文人出身当过县令,他是怎么成为凌烟阁功臣的?

传统文化 2022-07-07 13:32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你真的了解张巡吗?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张巡在“”爆发的时候他也只不过是一个,而当的叛军在之时,毫无带兵经验的张巡却招募溃散的唐军据城坚守,以极少的兵力牵制住了安禄山叛军的大量有生力量,并且给予叛军沉重的打击。就是这么一个,依靠自己的铮铮铁骨,在两场战役中给叛军沉重打击,有效地保障了东南的安全。这两场战役给唐军换来了调兵遣将的时间,从而使得唐军能够迅速地平定叛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张巡用自己的生命为唐朝续命了近百年,在的时候,张巡终于被绘像凌烟阁。

  张巡虽是文人出身,但他通晓兵法, 从小就志向高远,开元末年时考中了,但之后的仕途却不怎么顺利,一直在县令这个级别上徘徊。当时当权,很多人劝张巡去巴结杨国忠,但张巡严词拒绝,并斥责杨国忠为国之“怪祥”。从这件事上我们就能看出张巡真的是心高气傲,而张巡的这个性格特点也就决定了他之后的人生走向。

  “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谯郡太守杨万石投降了叛军,而此时的张巡正是杨万石的手下,在真源县做县令,杨万石强迫张巡做自己的长史,而且让张巡负责迎接叛军,张巡自然不答应,率领自己的部下哭祭玄元庙。当初曾亲自到真源县祭祀庙,并封老子为玄远皇帝,张巡在真源县哭祭玄远皇帝庙,就是表达自己的忠君之情,告诉世人自己是以忠义为已任。之后张巡就举起了义旗,走上了他的之路,由此也拉开了雍丘保卫战的序幕。

  张巡在雍丘地界上遇见了另一支唐军,这就是单父县县尉贾贲所率领的部队,两支军队合起来人数也只有两千余人,这点人马不足以成大事,但是很快的机会就来了。当时雍丘县县令令狐潮投降了叛军,并抓了一百名唐军俘虏准备问斩,但这一百多俘虏趁令狐潮出城之际夺取了县城。张巡抓住时机率军进入了县城,并以此为据点抗击叛军,两千多人马在野外跟叛军交战的话,一个回合就会被叛军击溃,但是如果有了城墙的为依托,效果就不一样了。

  进入县城之后张巡将令狐潮全家斩首,以展示自己誓死抗敌的决心,而得到消息的令狐潮带领4万多叛军围攻雍丘,贾贲出城迎敌结果战死,剩下的士兵便推举张巡为统帅,领导雍丘军民抗敌。因为贾贲刚刚战死,张巡料定叛军必然轻敌,便亲率一千士兵从城门各处分兵出击,打了叛军一个措手不及,第二天叛军再次大举攻城,用于攻城的攻城塔多达数百架,但唐军早有准备,在攻城塔靠近城墙时,唐军向城下投掷易燃物,并纵火烧塔。在此后的60余天里,张巡率军击退叛军数百次进攻,叛军对这个弹丸之地的雍丘城是一筹莫展,甚至令狐潮也差点被俘。

  血战睢阳,玉碎睢阳

  此时雍丘附近的县城不是被叛军攻克就是望风而降,雍丘随时有变成孤岛的危险,张巡权衡利弊决定放弃雍丘,转战睢阳,由此拉开了可歌可泣的血战睢阳。张巡在雍丘的事迹已经传到了睢阳,睢阳太守许远听闻张巡来了,非常高兴并主动地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张巡,而张巡马上就将自己的能力展现了出来,当时叛军来攻,张巡率军出战,这一战唐军斩首数万,叛军的尸首遮蔽了汴河河面,最后叛军被迫仓皇撤退。

  此时的皇帝特听闻了张巡的英名,便拜张巡为河南节度副使,然而此时却发生了耐人寻味的一幕,为了表彰将士,张巡特向自己的上级河南节度使李巨请拨一批空白告身和金银财宝,告身其实就是委任状,而空白告身便于随时将有功人士的名字填上去,是用了激励士气的。然而李巨却只给了张巡三十张低级别的空白告身,金银财宝则一分没有,为此张巡还专门写信责问李巨,但李巨不置可否。

  安禄山被长子安庆绪杀死之后,叛军调整了战略部署,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东南方向,安庆绪派遣大将尹子琦率军十余万围攻睢阳,意图一举攻克睢阳城。张巡听闻之后杀牛摆宴,宴请将士,并表示自己为将士们所得到的功劳与奖励不对称而惭愧,再一次表达了自己誓死守城的决心,此举极大的鼓舞了守军将士的士气。城外围攻睢阳的这支叛军的主力部队,其中有很多是胡人,尽管之后张巡多次大败叛军,但此时睢阳仍在叛军的围攻之中。

  此时睢阳城内的粮食逐渐不够用了,当初睢阳城为御敌曾经存储了六万斛的粮食,足够支持一年之用,但在睢阳被围之前,河南节度使李巨曾下令将睢阳储量的一半分给濮阳和济阴,结果粮食刚到济阴,济阴就降敌了。期间张巡曾多次派人向各路唐军求援,但都没有得到回应,最终张巡只得平静地接受了这个残酷的显示,最后叛军向睢阳发动了最后的猛攻,当攻入城内时发现了只有数百名饿得皮包骨头的唐军,而张巡最后也被叛军处死。

  睢阳保卫战对唐王朝的意义

  河南节度使李巨及当时其他唐军之所以不重视张巡的睢阳,是因为当时的唐王朝的注意力不在东南方向,当时长安、洛阳两京被叛军占领,收复两京是唐军的重中之重,当时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都向这个方向转移。当时唐朝的西北地区正在被蚕食,而吐蕃占领西北地区之后就能威胁到唐朝腹地的安全,但面对如此情形,唐军都无暇西顾,更不要说把精力转移到东南方的睢阳这么一座孤城了。睢阳是保卫唐王朝东南方向安全的一座关键重镇,但当时的人们却没有意识到睢阳的重要性,尤其保卫东南的安全对唐王朝意味着什么,也没有人能够意识到。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北方陷入了战火之中,是南方的粮食和税收支持着唐王朝平定了叛乱。“安史之乱”后北方出现了,而南方多数藩镇是臣服中央的。因为北方的那些藩镇势力要么是安史旧将,要么是在平定叛乱中成长起来的野心家。因为南方没有经历过多的战火,所以南方既没有安史旧将,又没有这些野心家,这就使得南方的生产力没有遭到破坏。张巡领导的睢阳保卫战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可以说唐王朝在经历安史之乱后,还能挺立一个半世纪,这与南方的稳定息息相关,而南方之所以能够稳定的首席功臣就是张巡。

  张巡虽然是文人出身,但是他的军事素养却十分过硬,并且有着超前的思想,他将士兵分配给各个将领,任由将领们按照其自己的意志来练兵,在战场上他也是这样,只给将领们下达目标任务,具体的战术也不加干涉。因为叛军本身是形态多变的,战场上的战机更是稍纵即逝,所以只要大的战略方向是对的,基层指挥官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实现既定目标。此外张巡还十分了解士兵的心理,他知道怕死是人的本能,所以他督战的时候只是画一条线,当前线有溃退下来的士兵,他没有立即斩首,而是激励士兵,告诉士兵我就在这里,请你们回去奋勇杀敌。

  睢阳保卫战中张巡兵力最多的时候也不过万人,但是他牵制了数十万叛军,并杀伤十几万敌军,最重要的是敌军在这个战场上丧失最宝贵的时间。就在睢阳城被攻克后不久,洛阳城被唐军光复,安庆绪逃跑,从此之后叛军再也没有能力对江淮地区用兵,虽然睢阳城最后没能守住,但是张巡以空间换取了唐军最需要的时间,从这一点上来说睢阳保卫战是成功的。张巡的美名也是在民间流传着,人们也为他设置了私祭,而在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巡的画像进入了凌烟阁,获得了与他功勋相匹配的历史评价。

  在这两场战役中,张巡将虚与实、攻于防完美地结合起来,每次出击都是在敌人的地方,给我们留下了像“草人借箭”等诸多充满智慧色彩的故事,他的这一系列城市保卫战,也是我国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