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反清真的是因为被逼无奈吗 如果不造反他的后代能承袭爵位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反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吴三桂晚年认命,同意的削藩,他和他的家族会有怎样的命运?我个人认为,处在当时吴三桂的立场,他已经被逼无奈。如果他接受削藩,那么看看义王孙可望的结局,就知道吴三桂将要面对的结局了。
吴三桂本无心反抗满清
从吴三桂投降满清之后的人生脉络,可以看出,他之所以晚年举起反抗满清得大旗,是出于自身的利益不得不为。
首先,吴三桂如果早就有反抗满清之心,他应该接受对他的“不可叫云贵一日无事”的保住自身权势和地位的方略,保留永历政权。而不是绞死永历,彻底倒向把满门富贵放在满清的慈悲上。
公元1644年,时年32岁的吴三桂引清军入关,获封平西郡王。然后吴三桂就在历史上沉寂了15年。期间满清将领比较能打,而且对吴三桂不放心的缘故。吴三桂先是被发回锦州继续在他的起家之地辽东镇守,隔开了他与南明的联系,然后去汉中与大西军余部对峙,中间一度被大西军打得丢盔弃甲。
后来的满清在兵将战斗力下降,而且吴三桂在四川重庆与南明的战斗中充分证明自己的战斗力和忠心之后改为任用吴三桂为对付南明桂王政权的主力。
吴三桂也在绞杀了桂王(也就是南明)之后因功晋封亲王。享有云贵两省一切大权。 其子也选尚公主,号称"和硕额驸",加少保兼。吴三桂开藩设府,坐镇云南,权力和声势都达到顶点。当时吴三桂50岁。
其次,吴三桂如果真的早就准备造反,吴三桂应该会在自己更、权势和地位最高峰时、满清统治还不稳时起事。吴三桂反清是在十年之后的1673年,当时他已经是一个61岁的老人了,即使在今天,可能很多人都已经认老服输了。都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了,要是真有野心,他的大将军印和治理云贵地方的权力已经被满清剥夺,儿子还在北京作人质的。
其实吴三桂最终选择反了,是因为他发现康熙小皇帝不上道,准备剥夺他一生牺牲名节,舍生忘死奋斗得来的一切:吴三桂最高的目标就是像前明沐王府一样,世世代代永镇云南。
而康熙同意的撤藩请求在前,又不加挽留的马上批准了吴三桂假惺惺提交的撤藩请求。其实说起来是康熙本人过于着急了。对老人吴三桂来说,再过几年吴三桂死后,他的儿子吴应熊与满清的关系,会好处理很多,平稳的就会削藩成功。
当然,因为后来康熙胜利了,也就没有人指责康熙当时的失策了。
证明吴三桂本身只是眼看地位不保才不得已反清另一个证据是在吴三桂出其不意的反叛,很快扩展到长江流域之后,当时的满清,南方三藩、台湾郑经、蒙古、青海等少数民族势力趁机反清的大好形势下,居然主动停止进攻,与满清谈判。失去了最宝贵的两年战略期,让满清得已各个击破。
从孙可望的结局来看如果吴三桂接受削藩的结果
很少人知道其实满清封的汉人亲王里有一个叫孙可望的大人物,这个人是的义子,带领大西军和南明永历皇帝合作,创造了南明历史的最后一个高潮,自己也成为南明国主,,永历皇帝只是他的傀儡。
孙可望投降满清,面对南明一筹莫展,接连损兵折将的五省经略洪承畴和顺治皇帝,马上加封他为义王。孙可望作为大西的核心人物,掌握南明的虚实,后来满清在他提供的信息的帮助下,很快就拿下云贵,覆灭了南明永历政权。
但随着满清的顺利进军,孙可望已经失去了他对满清的利用价值,所以两年之后的1660年,在西南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孙可望也就在随着满清贵族出猎的过程中被射杀。他的义王爵位自然在传承的过程中一降再降,直至年间彻底取消。
可以预见,吴三桂如果真的接受了满清削藩的旨意,作为曾经掌握天下一半兵权,功高震主、权势熏天的人物。他的命运也就变得和孙可望一样,康熙不开心了随时都可以取他的小命。他一辈子的奋斗成果全都成为泡影。即使康熙开恩让他终老天年。他的子孙显然也不可能承袭他的爵位与荣华的。
吴三桂就是因为想掌握自己的命运,想在有生之年能够逼迫满清答应他家像沐英家一样永镇云南,世世富贵。才在朝廷的步步紧逼下造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