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巨头指的是哪三个人?司马懿排第几?
军中“三巨头”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死后,他的长子刚登基不久,那边就率先发难了,他想,先发制人,于当年八月,攻打魏之江夏郡。明帝连忙召集御前会议,商讨对策。群臣纷纷建议发兵救援。没发话,他想观察一下新天子是否有自己的见解。
明帝道:“孙吴擅长水上作战,现在却抛弃船只改为陆地作战,肯定是想着出奇制胜。我们只需要固守就行了,孙权他不敢久战。”司马懿不禁暗自夸赞,明帝的这个看与自己的见解相同,他对年轻的天子不禁增加了许多好感。看来天子在深宫之中埋头读书,并没有读成书呆子。司马懿的长子只小明帝四岁,司马懿在感情上愿意把这个年轻人作为自己的子侄来看待,他总是难忘文帝在崇华殿托孤的那一幕,文帝渴盼的眼神他永远忘不掉。
果然如明帝所料,孙权虽然来势汹汹,曹魏这边没费多大力气便把他挡了回去,甚至连文聘都没出动,孙权就回去了。
曹魏御史台的治书侍御史荀禹当时正在南方带视察,刚好到达前线,碰上孙吴大军来攻。治书侍御史是管监察的,品秩六百石,经常赴各地巡察,相当于中央朝廷派出的巡视组组长。荀禹记载不详,至少不是颍川本家。但是,荀禹作为文官却很有胆略,强敌突然压境他一点也不惊慌,既没逃跑,也没有盲目拼命,他立即发动附近各县军民上千人,趁夜举火造势。吴军以为魏军早有防备,偷袭无法成功,随后撤回。
按照文帝生前的安排,司马懿以抚军大将军的身份长驻,虽为托孤之臣,但由于朝廷新的人事布局尚未下达,一切仍按原先体制进行,为避免他人议论,司马懿向明帝请示,自己是否可以回许昌驻守。明帝诏允,命司马懿仍以抚军大将军的身份驻守宛城。宛城,南阳郡的郡治,是曹魏的南大门,距曹魏襄阳前线不远。
司马懿刚到许昌,就接到报告说孙权撤走后,左将军又率兵来攻,目标是襄阳、寻阳,司马懿赶紧上报军情。明帝诏令很快下达,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率部增援襄阳,征东大将军曹休率部增援寻阳。这一仗是司马懿统兵以来打的第一仗,对手是孙吴老臣、蜀丞相的哥哥诸葛瑾。
司马懿所部最初有五千人马,以后陆续有所增加,目前直接统率的人马在一万上下,但他如今有了托孤大臣的身份,又有的诏令,所以必要时可以调度周围的军队。司马懿明白,在曹魏政坛说话靠的是实力而不是名望,而实力靠的是战绩。有了实力才拥有安全,有了绝对的实力,就拥有绝对的安全。
司马懿为谨慎起见,决定轻易不调动别人的队伍。靠着自己这一万人马,加上襄阳当地的守军,这一仗司马懿打得很漂亮,不仅击溃敌人的进攻,而且斩杀敌将张霸。
寻阳那边,曹休也将敌人击退。这一年十二月,明帝才颁布了大家期待已久也议论纷纷的新的人事任命。根据明帝的诏令,新设太傅、大司马二职,分别由钟繇、曹休担任,地位均高于三公;钟繇空出的太尉一职,由华歆担任;华歆空出的司徒一职,由担任;王朗空出的司空一职,由担任;任命司马懿为。
新的人事布局不涉及,曹真仍为大将军。如果按照这份名单,仅从地位上来看,钟繇、曹休排前两位,以下依次是曹真、华歆、王朗、陈群、司马懿。司马懿在这份名单里排名第七位,这是曹魏帝国新的权力核心。
从排位上看,司马懿作为四位托孤大臣之一如今排到了第七位,影响力似乎有点下降。但从实力上看,司马懿还是满意的,因为骠骑大将军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大将军,意味着如今他的地位超过了、朱灵等人,成为军中的重臣。一直处于休养状态的曹洪,被明帝拜为后将军,名义上也在司马懿之下。
更为重要的是,骠骑大将军按惯例可以开府,也就是拥有自己的办事机构,相关人事安排可以自行决定,这就为名正言顺地培养自己的势力提供了条件。时期各国内部多实行类似于世袭的兵制,一名将军所带之兵通常情况下会一直跟随他,直到其死后手下的人马才会重新被整编,司马懿利用担任抚军大将军、骠骑大将军的机会可以迅速建立自己的队伍。、、等生前掌有重兵,司马懿新建队伍中很多都来自于他们的旧部,以后长期追随司马懿的部将牛金等人就是在此前后转到司马懿麾下的。
除此之外,明帝还下诏,命司马懿“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
这一项任命很厉害,也很实惠,也可以说它彻底巩固了司马懿在军中的地位。“督某州诸军事”是文帝的首创。其时,“曹统区”面积很大,防务极为繁重,东面青、徐、扬、荆各州与孙吴毗邻,西面雍、凉二州和蜀汉交界,北面的幽州、冀州还要防御、鲜卑。对于各地的军务,除朝廷统一调度指挥外需要派重臣驻守于一州或二州,统辖和指挥本辖区内的各种军队,也就是所谓的“都督”,类似于大军区司令。
成为定例后,这些“都督诸州军事”便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战区,而以西线、中线和东线这三个战区最为重要。自文帝至明帝时期,曹真和曹休通常一个在西线,一个在东线,一个对蜀汉,一个对孙吴,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格局。而中线战区一直以来没有固定人选,司马懿“都督荆、豫二州诸军事”的任命,正式明确了他作为中线战区总指挥的地位,治下不仅有荆州,还包括曹魏最重要的经济区豫州,使司马懿成为与曹真、曹休并驾齐驱的军中“三巨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