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曾源29岁中状元,却被慈禧吓得马上称病辞官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翁曾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的历史上,二年(1863年)这一届的科举很值得说一下,因为这一届的,是以后的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张之洞。而能够力压张之洞成为状元的人是谁呢?此人的来头可不小。
这位状元名叫翁曾源,他出生于江苏常熟翁家,这个家族是当时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翁曾源的祖父是二年的,官至内阁,父亲翁同书官至安徽巡抚。相比于翁曾源的祖父和父亲,他的叔叔要更牛,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六年状元,后来成为同治、两朝帝师的翁同龢。
家世如此显赫,翁曾源的科举之路却不太顺畅。他自小患有羊癫疯,体弱多病,参加科举屡试不中,直到1863年,29岁的翁曾源迎来了转机。这一年翁曾源的祖父翁心存病逝,感念翁家的贡献,于是特别下诏, 特赐翁曾源为举人,他由此跨过了许多学子一辈没有越过的坎。
这还没完,在慈禧的特批下,翁曾源连会试都没有参加,就直接参加了殿试。有了这么平坦的道路,翁曾源终于时来运转,在殿试中表现出色,夺得魁首,继叔父翁同龢在七年前夺得状元后,成为翁家又一个状元。一时之间,“叔侄两状元”这一趣闻在北京城传为佳话。
,翁曾源在这短暂的闪耀之后,迎来的不是官运亨通的仕途,而是“曾源擢第后,即称心疾归里”这一变故。也就是翁曾源在高中状元后,就称病辞官回家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翁曾源的相貌惹的祸。一本记录秘闻的《清稗类钞》,揭露了这一段不为人知的宫廷轶事。
翁曾源相貌出众,英俊潇洒,科举夺魁后被人们称赞为“美状元”,名动京城。那时候,的丈夫咸丰已经病逝两年,她通过宫廷政变诛灭了辅政的八位大臣,开始执掌大清这个迟暮的帝国。作为一个有权有势的女人,慈禧才29岁,深宫寂寞,自然的就有了许多的风流韵事。
翁曾源进入翰林院不久,突然有几个太监从宫中出来传召翁曾源,原来是慈禧想要单独召见他。得到太后召见,翁曾源心中既感到荣幸,又非常忐忑,不知道太后有什么事情吩咐。到了后宫,慈禧亲切地询问了翁曾源初入仕途的情况,见到眼前这个英俊帅气的青年毕恭毕敬的样子,慈禧是越看越喜欢,终于忍不住表明了心意。
慈禧借用大诗人的名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将后一句略做更改成了“灵犀一点有心通”作为下联,并让翁曾源对出上联。作为当朝状元,翁曾源肯定不是浪得虚名的,他略微一想,就知道了上联该怎么对,一想到这,不禁汗流浃背,心中大为惶恐。
按照诗词格律,翁曾源知道最适合的上联应该是“彩凤双飞无身翼”,灵犀对彩凤,有心与双飞,翁曾源,知道这分明就是慈禧假借着对联,想要调戏勾引他这位英俊的状元郎,想到这里,翁曾源被吓得够呛,跪在那里支支吾吾,不敢搭话。好在慈禧看到翁曾源害怕的样子,没有再为难他,让其出宫,翁曾源如蒙大赦,不安地回到了家中。
经历了这一次的惊魂一幕,翁曾源回家右想,做出了一番决定,第二天就称病请辞。慈禧知道他是因为什么才要辞官,这种事情不好明说,于是同意了翁曾源的请求。就这样,一个本来前程似锦的状元,被慈禧暧昧的对联,吓得放弃了前程,回家忐忑的过完了自己的后半生,他的人生辉煌如,泯然于众人之中。如果当初知道是这种结果,恐怕翁曾源就不会执着于功名利禄了。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