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勤政爱民的顺治皇帝为何英年早逝?

传统文化 2022-07-07 12:28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大清第一位中原之主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满清来源于后金,发祥于山海关之外,率起义军攻陷北京、大明帝上吊后,清军在的配合下,由率领入住中原,但出于平衡当时各治势力的考虑,多尔衮只做了摄政王,入住中原的第一位是爱新觉罗福临,即皇帝,他当时只有六岁。

  福临即位之初,多尔衮处心积虑地除掉了和其他对自权力构成威肋的重臣,与济尔哈朗(弟弟的儿子)一起辅政,后又找机会废掉了济尔哈朗辅政职位,独揽大权。

  尽管福临也颇有胆识和魄力,但由于长期由叔父多尔衮掌控权力,这让他深感压抑。1650年,多尔衮在一次狩猎中坠马身亡,年仅13岁的才有了亲政的机会;他虽然年纪小,但他联手朝臣,在母亲的辅助下励精图治,采取了重用有能力的汉人、减少圈地、沿用规章等等一系列措施,使满汉矛盾得以缓和。按《》的记载,他是位勤政爱民、孜孜求治的皇帝。可以说,后来的康雍乾盛世就是他奠定的基础!

  但这位有些作为的皇帝,却在24岁就英年早逝了;由于其死因缺乏足够的资料记载,时至今日仍,莫衷一是,最主要的说法有五种

  1.因病而亡说。

  年幼的顺治继位是满清各方政治势力妥协与平衡的结果,由于其心智并没成熟,也无政治经验;所以继续之初,朝政大权都在多尔衮手中,顺治懂事后,对多尔衮的飞扬跋扈与十分不满;又由于其母亲教子严格,所以顺治成人后的性格变得敏感、暴躁和猜疑。

  尤其是,他对多尔衮和孝庄强加给他的刻非常不满,常感到憋屈。所以,顺治亲政后,除了对叔叔多尔衮掘墓“鞭挞”外,还把这位皇后即博尔济吉特氏废为了妃子;后来又迎娶了博尔济吉特氏,但这位博尔济吉特氏处世圆滑,又有太后在背后撑腰,与顺治的日子过得也相当平淡。

  自从鄂硕的女儿董鄂妃进宫后,顺治即移情、钟情、专情于董鄂妃,这位董鄂妃从小跟着父亲南征,有在中国南方生活的经历,受过汉文化的熏陶;董鄂妃不仅天生丽质、而且知书达理,性格温顺体贴,让顺治爱到了骨子里。

  曾经,顺治想废后,立董鄂妃为后。特别是顺治册封董鄂妃为贵妃时,还专门举行过一次隆重的仪式以诏告天下。为一个妃子而破例的做法显示了顺治对董鄂妃的宠爱。

  董鄂妃进宫不久生下了皇四子,顺治自是,但皇四子生下三个月就夭折了,董鄂妃,身体也每况愈下。顺治十七年董鄂妃就去世了;顺治失去了爱子与爱妃,很是伤心,对。在死后三天就封她为皇后,而且还追加了。

  董鄂妃死后顺治郁郁寡欢,半年后,自己染上了天花,不久就去世了。这就史料所说的“病死说”。

  2.死于炮毙说。

  这是郑成功的后人郑万龄的观点,他偶然发现手抄本的《延平王起义实录》,依这本书的记载有人密报郑成功,高崎之战中,顺治皇帝在厦门思明港被炮击中身亡,清军将领达素不敢对外公布这个消息,达素因自己护驾不力而畏罪自杀。

  3.假死出家说。

  因为董鄂妃的死,顺治,精神委糜,懒政怠政,看破了红尘,厌倦了朝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相互倾扎!他想进入佛门清静之地解脱自我。

  不过至高无上的皇帝出家在当时的环境中,是行不通的。于是,顺治就“假装病死”,以此掩人耳目。依《王文靖集》记载顺治十八年元旦,朝臣依例庆见天子,但朝廷却下令朝臣免见。而顺治却在这天于破例召见了王文靖,二人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此后,又一连三天都与单独与他谈话。此时,顺治二十四岁,风华正茂并无疾病!

  不久,顺治又召见王,对他说

  “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可详听朕言,速撰诏书,即就榻前书写”。

  王文靖撰写的诏书内容“不敢在书中披露”为由。

  不久,顺朝廷就下令大赦天下,释放所有犯人,还规定民间不炒豆、不点灯、不泼水。人们才知道顺治已‘’出天花而死"。其实,他到五台山出家当和尚了,据说,后来还四上五台山去寻找过他!

  4.死于毒杀。

  当年顺治皇帝打定心思要出家,在奉先殿中向列祖列宗磕头请罪。孝庄太后也是去劝说,无论用江山、责任鼓励他,还是放下太后之尊来恳求他,都无法挽回顺治帝出家的决心了。无奈之下,孝庄与其让顺治出家,还不如一碗毒药了结了他,哪怕是自己的亲儿子。那么孝庄为何要阻止顺治出家呢? 第一,造成政治动荡。

  5.外国人说顺治死于纵欲过度!

  德国人汤若望堪称清朝外国专家,他是天主教的传教士,深得孝庄太后和顺治信赖,还身体力行,为清朝培养了一批天文人才。

  汤若望这哥认为顺治皇帝纵欲无度,死于生殖能力太强。据记载顺治皇帝14岁就完婚了,在清朝也属正常现象,但顺治皇帝有皇后20人,育有14个孩子,以14岁开始算起,他平均每年要生1.5个孩子;据此推断,汤若望的说法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