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新政”的关键人物范仲淹,虽未成功但影响深远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大宋王朝到中期时内忧外患尤为严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发展的危机局面促使部分较清醒的呼吁宋廷革除积弊,稳固统治,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就是其中较突出的一员。
公元1025年,范仲淹曾上书反对恩荫泛滥的不良风气。公元1027年,他又上疏批评腐败的吏治和松弛的武备。两次上书,均未引起当权者的重视。公元1029年,范仲淹“讥切时政”,得到尹洙、的支持,三人皆被贬。
公元1043年,面对内外困局,在改革呼声的推动下,任命范仲淹为,、为枢密副使,欧阳修等为谏官,“欲更天下弊事”,实行改革。范仲淹在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的支持下,综合自己多年来的改革思想,于当年九月写成《答手诏条陈十事》,呈给赵祯,作为他改革的基本方案。方案的内容包括考核官吏,整顿吏治;惩办贪污,裁汰冗官;改革,选拔人才;提倡农桑,减轻摇役;发展军屯,加强国防;等等。随后,宋朝进行了政治、经济和军事三方面的改革,时称“”。
在政治上,范仲淹主张严格考核各级官吏,清除贪污犯法分子,限制特权势力。为了整顿吏治,范仲淹审阅了全国各路的地方官政绩,撤换了一批无能的官吏。当富弼看见范仲淹在职官簿上勾去了一批“监司”(就是各路的转运使等官吏)的名字时,心里有些不忍,他对范仲淹说“勾去这些人的名字倒很容易,但这些人丢了官,岂不是全家人都要吗?”范仲淹当即回答说“与其让这些坏官危害一路之内的老百姓,叫一路人都哭,不如让他们一家人去哭。一家哭总比一路哭好。”
在经济上,为了挽救财政危机,范仲淹主张“劝课农桑”,认为这是“富国之本”。他还主张减轻摇役“以宽民力”,不应当服差役的人,都应当让他们好好地从事农业生产。
在军事上,范仲淹主张军队要搞生产,要实行“兵在于民,且耕且战”的兵农合一制度。一年内士兵三季务农,一季训练,这样才能节省军费开支,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他认为军事将领应当从士兵中提拔,要做到“择将于伍”,提拔智勇之人充当统帅。
庆历新政的措施侵犯到一些官僚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宰相联合台谏官员攻击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是“朋党”,说他们“欺罔擅权”“怀奸不忠”;诬陷富弼密谋废仁宗。范仲淹、富弼被迫出朝,反对派乘机排挤拥护新政的官员。
公元1045年,杜衍、韩琦、欧阳修也先后遭贬出朝,“庆历新政”以失败而告终。它未能改变大宋王朝的内外交困,但却为变法吹响了前奏。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