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的小皇帝拓跋弘为什么让位给叔叔?
学习方法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471年,北魏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情。这一年,年仅17岁的小拓跋弘决定撂挑子不干了,准备让位。事发突然,本来大臣们就有点懵,结果拓跋弘还嫌大臣不够头疼,选择了不传位给太子,而是准备让叔叔拓跋子推接手皇位。这一下子,大臣们纷纷炸了锅。
如此年轻却毫不犹豫让出让许多人争得的皇位,其实拓跋弘也有他的无奈,因为当时的北魏王朝,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拓跋弘的父亲文成帝,年少有位,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得北力蒸蒸日上。拓跋濬25岁时就英年早逝,他儿子拓跋弘继承皇位时才11岁,所以就由一手将他抚养长大的垂帘听政。
这母子两人本来关系融洽,感情深厚。只是冯氏辅政之后,却对权力有着超出常理的热衷。由于深闺寂寞,她还经常让美貌男子出入后宫。这两件事让日渐长大的拓跋弘对冯氏生出不满之心。两人的矛盾也开始激发。后来拓跋弘为了让冯氏收敛一点,诛杀了冯氏的男宠。由此矛盾彻底激发,两人的争斗开始明面化。
拓跋弘毕竟太过年轻,逐渐在与冯氏的争斗中处于劣势。如此情况下,母子两人的也让他有一些,做出了退位的决定。此时选择退位,太子才5岁,朝政大权肯定会完全落入冯氏的手中,到时自己算是卸下重担了,儿子却会跟着受苦,所以才有了拓跋弘传位给皇叔拓跋子推的决定。
拓跋弘选择的传位人选京兆王拓跋子推,个性沉稳,能力出众,在地方为官时深受爱戴,后来入京出任要职,同样表现出色。拓跋子推又是正宗的皇室中人,在拓跋弘看来,如果是他继位,以其能力足以与冯氏抗衡。只是他有点太想了,当这一想法提出后,冯氏还没有发难,朝臣们就坐不住了,纷纷站出来反对,有的还伏地哭谏,请求拓跋弘收回成命。
在如此的反对声浪之下,本来心意已决的拓跋弘开始有所动摇。他终究太过年轻,有点,将政治斗争想得太简单了。即使是手掌大权的皇帝,有时候也不能肆意妄为。于是,拓跋弘在一片反对声中,放弃了让拓跋子推继位的想法,心不甘情不愿地传位给了儿子拓跋宏,也就是后来的孝文帝。
事实证明,拓跋弘这次妥协非常正确。他那位寄予厚望的叔叔拓跋子推,五年之后就抱病而终,如果由他继位,也难有所作为。反而是太子拓跋宏,在冯氏的辅佐之下,成长为一位合格的君主,最终通过变法图强,将北魏国力推向了顶峰,他也因积极推行汉化政策,促进民族大融合这一伟大功绩,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明君。世事难料,在这里真的体现得淋漓尽致。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