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巾军天完政权领袖,揭秘徐寿辉麾下的五大猛将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徐寿辉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卖布出身的徐寿辉利用莲教聚众起义,徐寿辉被拥戴为首领。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为红巾军。同年十月,徐寿辉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并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众至百万。任命邹普胜为太师,倪文俊为领军元帅,为元帅簿书椽,以胜、丁普郎、傅友德等为将,其中邹普胜、倪文俊、赵普胜、丁普郎、傅友德为天完政权的五大主将,这五人的命运却是大不相同,他们有的兵败身死,有的选择向投降。
倪文俊,号蛮子,出身渔民,从徐寿辉起义,曾率众大破元威顺王宽彻普化水军于汉川,连克湖北许多州县。史载他勇悍善战,“用多桨船疾如风,昼夜兼行湖江,出人不意,临战多克捷。”徐寿辉称帝后,以为军师,邹普胜为太师,倪文俊为大将军,国号“天完”,建莲台省,设。翌年分兵攻占鄂、浙、湘、江、皖、赣等省,一时拥兵百万,战将百员,一举撼动统治。倪文俊后率军入湖南,大胜。太平二年(1357年),倪文俊谋杀徐寿辉未果。遂奔黄州,被其部将陈友谅所杀。接着,陈友谅取代倪文俊掌握实权。不久,天完政权也因被陈友谅的大汉政权所代替而。
赵普胜,安徽庐江人,善用双刀,故号“双刀赵”。徐寿辉起义时,赵普胜会同俞廷玉父子、廖永安兄弟,以巢湖为根据地,发展水师,有水军千艘。配合天完军攻占太平诸路,继而攻下安徽无为、铜陵、池州、安庆等地,占江西湖口、一带。赵普胜投奔徐寿辉后,进驻枞阳,再取安庆,成为天完政权的一员猛将。陈友谅想要取徐寿辉而代之,又忌讳赵普胜战功赫赫,遂于至正十九年(1359年)九月诈以会军为期,将赵普胜邀至安庆,以的名义杀之,挟徐寿辉移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为汉王。
丁普郎,湖北黄陂人,初为红巾军徐寿辉部将,能征善战,战功赫赫。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后,丁普郎虽率众归顺,但心中不耻友谅为人。在陈友谅设计除掉了赵普胜后,丁普郎与傅友德一起投降朱元璋,授行枢密院同知,数有功。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从元璋援南昌,与陈友谅战于康郎山,身被十余创,头断,仍屹立不倒。赠柱国上将军,封济阳郡公。
邹普胜,湖北黄冈人,少以炼铁为生,与徐寿辉共同举义,徐寿辉建国称帝后,被封为太师。次年,率兵沿江西上,直取汉阳,进逼江夏,不久据有池阳、太平等地。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后,邹普胜仍称太师。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中败死,邹普胜遂隐姓埋名,自名为何野云,云游四方,以相风水谋生,其人形骸放荡。民间称其为虱母仙、邋遢道士,尊称何野云仙师、龙尾圣王。
傅友德,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归顺明玉珍。明玉珍和陈友谅都是倪文俊的部将,因为不被明玉珍重用,傅友德又转而到武昌投奔陈友谅。陈友谅让他协助丁普郎驻守小孤山。当陈友谅杀了徐寿辉自称汉帝后,明玉珍与之断交,傅友德对陈友谅也是非常不满。此时朱元璋收复安庆,傅友德便率众投靠了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至正二十七年从北上伐元,第二次北征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帅职,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大胜元军,后与分南北两路取四川,以主帅之职攻取贵州、平定云南。以功封颍国公,封,后坐事赐死。1644年追封为丽江王,谥“武靖”。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