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
很多人都不了解名声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学习方法网小编一起欣赏。
关公打仗也就那样,他跟古之名将还差得很远。
说他"威震天下",并不是说天下人害怕关公害怕到了两股颤颤的地步。在汉以前,能让敌人一听到名字就两股颤颤的,唯有秦国武安君一人而已。就算是一生纵横不败的,敌方对他也不畏惧,反而是屡屡轻视,结果仗一打完,才发现败得莫名其妙。
读史发现,"威震天下"指的不是关公,而是这个势力发展得威震天下了。
(刘备势力)
公元214年,刘备克定成都;同年,攻占了汉中。到了217年,刘备发兵进驻汉中西面门户的阳平关,想要把蜀地之咽喉"汉中"拿下,但没有成功;到了218年,刘备进兵汉中,与魏将鏖战连连,但仍然还是没有取得进展。
但到了219年,汉中争夺战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刘备听从了建议,大军直插定军山,占据了有利的位置,从而掌控了汉中争夺战的战场主动权。
主客易位,不得不率军来攻打刘备所在的"定军山",结果被老将抓住机会,于阵前刀斩身亡!
(黄忠阵斩夏侯渊)
这一战之后,刘备夺取了汉中,奠定了蜀汉的基业,天下三分之势终于形成。
同年七月,刘备在沔水建立筑坛,陈兵列众,祭祀神明,并且自立为汉中王。紧跟着,等46个名满天下的人士,一起上书东廷,请求朝廷立刘备为汉中王。
这件事情震动了天下,被曹操浑浑噩噩地控制了十数年,与其称其为朝廷,还不如说是曹操的朝廷,皇室暗弱,权归曹操,令出一门,汉献帝早已成提线木偶。
归其原因,就是因为汉献帝没有外援,汉室宗室里也没有强有力的宗室领军人物,当年有,但这两人才能平庸,终究不能搅动风云。
而这一次,刘备的崛起,刚好就弥补了汉室的这一块短板,曹操若想,他就不得不考虑一下刘备的反应了。
(天下三分)
刘备的崛起,给了汉献帝一剂强心针,也向天下人传递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大汉将兴起,就算曹操篡位或者说汉献帝病死(如果篡位,前朝一般都是病死),那汉室宗室之中还有刘备,刘备在,那大汉正统就还没有灭亡,只要刘备努力,他就是第二个光武帝。
历史学家把汉朝分为"西汉、东汉",那只是为了方便切割研究而已。但在历史上,没有什么东西两汉之分,是,"新朝"也并没有被天下人所承认。所以两汉也是汉,国家传承四百余年,统治力早已深入人心。
对于天下民众来说,他们没有后世之人的视角,也不会觉得改朝换代就是那么简单,他们也分不清楚什么是"改朝换代",什么是"奸臣作乱",当年王莽权倾天下,还不是灭亡了吗?
(备在,大汉王朝在)
八百年天下,汉朝如果也有八百年天下,天下民众也觉得不出奇,并且还会认为这是理所的。
如果我们从当时天下人的"意识形态"的这个角度出发,你会发现,"刘备的崛起",刚好就是在传递着这一种理念,那就是"大汉将不死不灭"!
王莽乱政时,有光武帝;现在曹操乱政了,又有刘备了。先不管刘备有没有统一天下的实力,这一种"大汉不死不灭、光武帝第二的错觉"已经传播出去了!
天下人有这一种错觉,并不奇怪,如果设身处地地想,我们也会同样的认为,只要刘备还在,那么"大汉的火种"就还在,这就够了!
(蜀汉围攻襄樊)
公元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之后。紧跟着,公元220年,关羽就聚集荆州之众,开始围困襄樊,守襄阳的在关羽的如潮攻势之下,变得异常艰难。曹操不得不派出了"之一"的前去支援,结果又被关羽打败。
这就有了史书上的"降于禁,斩,,威震华夏"的说法了。
"汉中争夺战"、"襄樊之战",让刘备的蜀汉势力如日中天,蜀汉也是汉,它在历史上的叫法不是"蜀汉",而是"汉"!
所以,特别是在于禁投降之后,曹操都想迁都退避锋芒了!
(水淹七军)
威震华夏,就是出在"降于禁"的这个节点上。
于禁被曹操提于行伍之中,理应忠于曹操,他投降关羽,这是要背负道德包袱的。但在后世,于禁的名声并不差,其原因是于禁"反魏归汉"了!在当时,"汉",才是正统!
我们现在评价曹操,认为他是一世之英雄。但在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上,曹操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于禁的投降,给曹操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于禁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说投降就投降了。于禁没有背上什么道德包袱,天下人也认为于禁这么做并没有什么错。这说明,于禁并不认可曹操的"正统"地位,在这里面也并不排除于禁怕死,但也由此可见天下人的人心向背。
这就是关羽"威震天下"的缘由了,曹操在这种"人心向背"的问题上背上了压力,于是便不得不开始考虑迁都,以避锋芒,此为其一!
(关羽威震天下,曹操欲避锋芒)
其二,如果关公打下了襄樊,那么蜀汉在荆州的地盘将连成一片,占据了襄阳,水师游于江上,就可以隔绝南北,然后就可以慢慢积蓄实力,来完成《》中的"命一上将率荆州之众,以向宛洛;而将军率益州之兵,以出秦川"了。
见于《隆中对》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其三,刘备不仅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一旦关羽拿下了襄樊,并且还对东吴政权形成了战略压制。众所周知,在,长江上游地区的政权,攻打长江下游的政权,那可谓是,骑驴下坡。
水军顺流而下,旬日之间可直达建业,而孙吴的都城就在建业,如果再加上水陆并进,那更是掌握了战争的绝对掌控权。
后来当刘备攻打的时候,对刘备的这种"水陆并进"就十分忌惮!而在历史上,晋灭吴之战、隋灭南陈之战、元灭之战,无一不是从上江上游地区,顺流向下发起攻击!
(水师顺流而下可破建业)
,从道义上、从人心向背上、从战略攻势上,刘备集团出现了一副蒸蒸日上的局面,这就是关羽在攻打襄樊、降于禁之后,为何威震天下的原因了!
个人怀疑,孙权同意发动"白衣渡江"作战,应该也是看到了刘备对他的致命威胁。想想在那个时间点上,刘备对孙吴政权的威胁要比曹操的大得多了,毕竟曹吴之间,还有淮南地区作缓冲!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