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宪在蜀国最后时期为什么选择跟东吴血战到底?
蜀汉的将军,为什么不去打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学习方法网小编告诉你。
投降了,蜀汉亡了。镇守永安的巴东郡太守成了蜀汉的将军,他手上还有两千人马。罗宪很快面临了一个难题,东吴军队来了,究竟是守,还是放。
永安是益州的东大门,离东吴很近。成都离永安远,而且魏军占领成都后,内部先后发生邓艾被抓、钟会叛乱等事件,魏军根本无暇顾及永安。如果罗宪选择和东吴军队合作,借助东吴的力量,有可能替蜀汉,把魏军赶出益州。
罗宪没有选择和东吴合作。《》记载,罗宪认为东吴不是来履行同盟支援的责任,而是来乘火打劫的(“有兼蜀之志”),坚决守住永安,不让东吴军队通过。
其实,早在魏国刚发动灭蜀之战,东吴就曾派向寿春进军,派丁封、孙异前往沔中救援蜀国。后来因为得到刘禅投降的消息,东吴才停止了救援行动。
罗宪还派人突出重围,向魏国的安东将军陈骞求援。陈骞是魏国在荆州前线的总指挥,而不是伐蜀的负责人,可见当时占领成都的魏军根本没来得及和罗宪建立联系。
罗宪只有两千人,据险固守,居然给东吴军队造成极大的麻烦。先是步协(步骘之子)率军来攻,被罗宪“大破之”。吴主大怒,派率三万人增援。罗宪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守住永安长达六个月。
直到魏军派荆州刺史胡烈率两万步骑攻打西陵(东吴西部边境的军事重镇),实施“围魏救赵”之策,东吴才从永安撤军。罗宪把巴东郡完整地交给了魏军,任命罗宪继续担任巴东郡太守,加封陵江将军、万年亭侯。
罗宪拼死抵御东吴,看上去是不愿意让东吴对蜀汉乘火打劫,是忠于蜀汉。但实际上,罗宪的另一句话更反映他的真实想法,《资治通鉴》记载,罗宪说“且汉已亡,吴何得久?我宁能为吴降虏乎!”
罗宪已经看透,蜀汉亡国后,东吴独木难支,不可能是魏国的对手,还得找一个更靠谱的下家。所以罗宪拼死抵御东吴,根本不是为蜀汉着想,不是想为蜀汉复仇,而是为了一己之私,他已经背叛了蜀汉。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