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王李瑁为什么没当上太子?他是什么下场
大家好,这里是学习方法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寿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唐人咏杨玉环事的诗有时提到寿王,如《龙池》“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骊山有感》“平明每幸,不从金舆唯寿王”。因杨玉环原来为寿王妃,后被看中,接入宫中,封为贵妃,礼同皇后。此事为人们所熟知,然杨玉环前夫寿王的生平经历,就不大为人们所关注了。
寿王李瑁,两《唐书》有传,为唐玄宗第十八子。曾从事的永王为唐玄宗第十六子,可知李瑁还是李璘的弟弟。李瑁原名清,后改名瑁。其生母为。
据史书记载,武惠妃先生的几个儿子皆不育,故李瑁初生即养于唐玄宗之兄李宪的宁王府,有十余年之久。开元十三年,始入宫,封寿王。依此推算,李瑁约生于开元元年(713)。
唐玄宗先立的太子为第二子,其母为赵丽妃。开元初,武惠妃得宠,太子李瑛与鄂王、光王失意,常常口出怨言,玄宗想要废了太子,幸亏听宰相劝谏放弃。当上宰相后,阿附武惠妃,屡次赞扬寿王李瑁的德行,武惠妃所生女与其丈丈杨洄又构陷李瑛、李瑶、李琚等有异谋,唐玄宗问李林甫的意见,李林甫说“此陛下家事,外人不合参予。”玄宗就废了太子李瑛等为庶人,他们不久都死了。这是开元二十五年(737)的事,武惠妃也于此年去世。这一年李瑁二十五岁。
李瑛得罪被废,唐玄宗召李林甫议立太子事,李林甫建议立寿王李瑁,唐玄宗以为忠王年长,且未有过失,未予采纳,遂于开元二十六年立李璵为太子,改名亨。李瑁还是寿王。
杨玉环何年为寿王妃史书不载,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定册杨玉环为寿王妃在开元二十三年(735)。如此,杨玉环为寿王妃时武惠妃还在世。
《·杨贵妃传》云“始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四(按当作五)年,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异之。即为自出妃意者,丏籍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聘韦昭训女,而太真得幸。善歌舞,邃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迎意輙悟,帝大悦。遂专房宴,宫中号娘子,仪体与皇后等。天宝初进册贵妃。”
《玄宗纪》载度杨玉环为女道士在开元二十八年(740),杨玉环先是出家为女道士,号太真,后进宫,这都是唐玄宗的主意,搞的是障人耳目的手法。史书载天宝四载(745)册封杨太真为贵妃,从此便名正言顺了。
其后李瑁事极少见于史籍。天宝十四载(755)造反,明年潼关失守,玄宗幸蜀,李瑁随行。马嵬事变时李瑁也在场。事变之后,唐玄宗继续赴蜀,留下太子率众讨贼,玄宗曾命与李瑁送太子内人及服御等物与李亨。行次散关,随行军士分为六军,令颍王、寿王李瑁分统之。可知李瑁随唐玄宗至蜀,收复京城后又随玄宗返京。李瑁卒于大历十年(775),享年当是六十三岁。
李瑁生母甚为唐玄宗所宠爱,李瑁也几乎当上太子。后来因其妃美貌为父皇所夺,李瑁也只能认命,为了避嫌,事事谨小慎微,是可想而知的。李商隐诗“薛王沉醉寿王醒”、“ 不从金舆唯寿王”,正写其无奈与避嫌之状。不过他和第二任妻子感情倒是很好,生了5个儿子,其中3人封王。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