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出征为什么从来不带上诸葛亮?原因是什么
出征为什么从来不带上?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上千年来,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一直被奉为典范。刘备自己也坦言的得诸葛亮相助,犹同。这一点也不夸张,要是没有诸葛亮在一旁出谋划策,规划蓝图,恐怕刘备终其一生都没有翻身的机会,还真有可能会漂泊一辈子,也就谈不上后来的所为。诸葛亮一向喜欢自比,而他确有这个本事自称。而素来被人们称为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却很少跟随刘备出征打仗。志中记载到“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也就是说,诸葛亮并没有以军师的身份随军出征,而主要是负责内政等工作。这是怎么回事呢?
难不成刘备后期与诸葛亮产生了间隙?自然不是如此。而是诸葛亮的行事方式决定的,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诸葛亮就十分的了解,作为最强劲的对手,司马懿用了九个字道破了他的性格特点“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其中关键就在“谨慎”二字。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看出诸葛亮的谨慎之道。
其一,入世上的谨慎。诸葛亮才华横溢,虽然心中藏着远大的抱负,却对于出山非常的谨慎,尽管起初一直呆在荆州,看不是明主,却甘愿隐居山野,也不效力于刘表。而在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也是有意怠慢刘备,故意避而不见。直到第三次才愿意见刘备的面,经过一番交流考察之后,发现刘备确实是一个明主,这才愿意深入讲出策。从这一系列当中,足以看出诸葛亮是多么的谨慎。
其二,军事上的谨慎。北伐的时候,献奇计而诸葛亮不用。毛宗岗回评中写道“此亦之计,惜之不用也。”而魏延也并非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觉得此计可行才献给诸葛亮的。而后来司马懿也承认了魏延的计谋确实绝妙“若是吾用兵, 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 早得多时矣。 他非无谋, 但怕有失, 不肯弄险。”也就说诸葛亮过于谨慎,才错失了这个良机。虽然谨慎是好事,很多时候可以减少军队损失,但有时候却会失去绝佳的战机。若是依魏延之计,取得长安,那么整个局势就完全不一样了。
而对于刘备的性格,与诸葛亮是截然不同的。他做事从不拖拖拉拉,也不会顾虑这么多。一旦心中有了想法就会礼记实施。就像当初为了寻访名士辅佐一般,一听说诸葛亮厉害,他直接登门拜访,一次不成二次,二次不成三次,他是一个说干就干的人。而诸葛亮虽然擅长运筹帷幄,过于谨慎,不太敢做少有冒险的事情,而打仗随时都有各种情况发生,这就容易与刘备在军事上产生极大的分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刘备自然希望带上其他谋士出征,比如等人。而诸葛亮极其擅长内政。于是让他镇守后方也就最为合适的了,他可以做得很好,刘备也就没什么后顾之忧了。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