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上杨业的死到底和潘美有没有关系?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潘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的演义小说中,潘美(潘仁美)被塑造成了大奸臣,说他害死了忠臣良将(杨继业)。
不过,正史早就给潘美平了反,实际上造成杨业被俘而亡的,是王侁。王侁出任监军时,不听杨业布防,不懂军事瞎指挥,本来大好的形势急转直下,导致杨业被俘,并绝食而亡。
那么,潘美到底和杨业的死有没有关系呢?有关系,而且关系还不小。
公元986年,宋太宗命潘美、杨业为正副统帅,率军出雁门伐辽。由于东路主力连吃败仗,宋太宗见合围幽州意图无法实现,再加上辽国已乘胜进攻,便命潘美、杨业携云州、应州等四州老百姓内迁。
此时,辽军已经攻下了寰州,杨业从大局出发,认为现在应该避敌锋芒,分兵应州引辽军主力,然后在朔州设伏,打辽军一个措手不及,才能保证四州的老百全撤离。
此话一出,立即引来监军王侁的强烈反对,他觉得,此时应该正面在雁门迎敌,打掉辽军的锐气。这个建议得到了许多将领的支持,杨业对这一带非常熟悉,他认为这样做就是死路一条,攻也攻不下来,守也守不住,就和王侁顶了起来。
王侁火了,对杨业说“你不是百战无敌吗?怎么现在退缩了?莫非害怕了?还是有别的想法?”杨业大怒,说“皇上对我恩重如山,我一直在报恩杀敌,岂能让你这般侮辱!”
这时,大家把眼光集中在了潘美的身上,毕竟他是主帅,这个时候他的态度非常重要。可谁知,潘美沉默了,也不表态,也不提自己的意见。大家知道,潘美这是既不想得罪监军王侁,也不想失败,可又没有什么好办法。
这时,王侁大声说“既然主帅对我的安排没有意见,那就这样办吧!”就这样,王侁的意见成了主导,杨业不得不执行。可以说,正是潘美的沉默,为宋军大败埋下了祸根。
杨业深知正面迎敌必败无疑,可方案已经定了,现在能做的,只是尽量减少损失。隔天,杨业专门找到潘美,说“这次行动必败,但我会力战引辽兵追击,望主帅能在陈家谷口安排全部强弩手设伏,我再带人杀回来,还有取胜的可能。”潘美觉得杨业说的很有道理,便安排人员在陈家谷口设伏。
杨业的预料一点没错,辽兵早已设好了包围圈,就等着宋兵往里钻。这时,杨业已经抱定必死的决心,硬着头皮杀进包围圈与敌力战,半天后,带着仅有的几百人杀了出来,奔向事前商定的陈家谷口。
这边,潘美带着众人在谷口设伏,可等了半天也没有等到杨业等人,杨业也没有派人报告战况。这时,王侁又跳了出来,对潘美说“我就说根本不用在这里设伏,估计这会儿杨业早就把辽兵打败了。”于是,王侁自作主张,想着杨业打败辽兵,辽兵肯定往东北方向撤,便向那边追击辽兵。
潘美没有得到杨业的消息,而且见王侁走了,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于是,便也同意撤兵。
不久后,杨业带着人退了回来,可到了谷口,并没有预先设好的埋伏,杨业仰天长叹“天灭我也!”,杨业被辽军射落马下被俘,绝食三天而死。
试想,如果潘美能坚信杨业的战前建议,坚持在这里设伏,杨业肯定不会死。可就是他的犹豫、没有主见,被王侁牵着鼻子走,导致大败,杨业也被俘而死。
宋太宗听说杨业牺牲后,悲痛不已,追赠其为太尉,并把瞎指挥的王侁流放金州,又把潘美连降三级,潘美也郁闷不已,没过几年就病逝了。
看来,潘美的犹豫不决,不光害了杨业,也害了自己。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