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取消年号的皇帝?背后什么原因
大家好,我是学习方法网小编,说起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公元1402年7月,燕军攻克南京,大明帝国的第二任下落不明,燕王朱棣所谓的靖难大功告成。在进行了一番的表演之后,朱棣便宣布自己正式即位,成为大明帝国新任皇帝。即位第二天,这位新皇帝便下令“命五府,一应建文中所改易洪武政令格条悉复旧制,遂仍以洪武纪年,今年称洪武三十五年。”这即是说,这位皇叔不仅篡夺了侄儿的皇位,还非常急迫地创造出根本不存在的洪武三十二到三十五年,以此将自己侄儿曾经统治过的痕迹——“建文”年号予以抹杀。
不过,建文朝毕竟存在了整整四年,这种事实哪会那么轻易从各种档案文献中消除掉?到了后来下面人谈到这段历史都拐弯抹角地称其为被“革除”的某年,后人因而嘲笑朱棣枉费心机想要将抹杀建文年号,结果反而形成了一个可被称为“革除”的年号,虽然不是那么好听,但终究还是坐实了朱棣的事实。
不过,对朱棣来说,虽然“革除”建文年号一事后遗症非常多,解释起来非常尴尬,但却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不管怎么说,在帝制王朝,年号、正朔同帝位正统合法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朱棣在刚即位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宣传自己即位的合法性,必须对“建文”年号采取抹杀否定的态度,不得不上手先“革除”了再说,至于以后引起的纠纷,就只能交给后代子孙去解决了。
这种直接取消年号案例,在400年后同样上演1861年8月帝去世,遗命八大臣辅政,确定改元“祺祥”,结果5个月后爆发祺祥之变,八大臣或杀或贬,祺祥年号也就成了。
不过革除建文也好,废止祺祥也好,都还在史书上留下影子,都不能算是彻底消失,年号中还真有被彻底抹杀的。清末民初时,西安出土了一方墓志,中间提到了元和十五年改元永新元年云云,但考诸所有史书,都清楚明白地元和十五年即位,隔年改元,这永新年号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据唐史专家黄永年考证,永新年号的神秘消失事件,反映出来的就是一场宫闱秘密政变元和十五年遇弑,传统史书都将其归罪于宦官陈弘志等人大逆不道,但永新年号却道出此事另有蹊跷背后主谋很可能就是即位的唐穆宗。穆宗即位马上就改当年为永新,宣示自己统治开始。但没几天唐穆宗就发现年号改得太匆忙,反而让人对他的即位合法性引起怀疑,又按通常办法,过完元和十五年,第二年再改为长庆,将档案中永新年号加以篡改和删除。,在正式史书中,永新年号就这样随着这次政变被消失了。,这个年号毕竟实行了一段时间,因而被人刻入墓志深埋地下,反而成为这场流血政变欲盖弥彰的证据。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