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继位之后,为什么不让胤禵担任大将军?
胤禵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朝的时候,是清兵入关建立以后最兴盛的时期,有“”之誉。虽然古人的盛世大都不能当真,但毕竟比那些民不聊生、的时期要好,这自不待说。
康熙虽然开辟了盛世,其驾驭大局和协调上下的能力,确实非一般帝王能比,,这样一位能力超强的,在晚年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却遭遇到人生最大的难题,这些难题,不仅让他自己不能顺利地安排儿子接班,而且给接班人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后遗症,雍正不让老十四担任大将军,就是这个后遗症带来的必然结果。
我们知道,康熙最开始选择的接班人,是他的第二个儿子爱新觉罗·胤礽。康熙当皇帝14年后,即1675年,就公开册立年仅2岁的胤礽为皇太子,自1675年至康熙四十七年的1708年,康熙时年54岁,精神矍铄,身体健朗,胤礽35岁,却已经当了33年的太子,老太子了,老太子老不能扶正就位,内心自然有些焦虑,行为自然有些鲁莽,在个人细节上便不太注意,加上与康熙曾经剪除的大臣有亲戚关系,又纠缠不清,这一年在木兰围场打猎的时候,康熙便以“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之罪,宣布废除胤礽的太子名位。从此,争夺太子,便在康熙的儿子们中间明的暗的展开了,顿时硝烟四起。
有24个儿子,没儿子想儿子,少了儿子想多生儿子,多了儿子却争位吵架,甚至血溅宫闱,康熙面临的,就是这么一个状况。虽然后来迫不得已,曾经立废太子胤礽为太子,但胤礽却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自己不争气,加上兄弟们背后捅刀子,导致被废。这个过程之中,兄弟们为争储君之位,可谓明争暗斗,你死我活。
在争储的过程中,康熙24个儿子有9个表现最激烈,而这9个儿子,又结成不同团队,庶长子胤禔自成一派,高调加入,但终因为人荒诞不经而败下阵来,被圈禁;八子人称“八贤王”,拉拢九子、十子胤、十四子胤禵,结成同盟,想取而代之,但终因拉帮结派过于明显,也没能成功;十四子胤禵是四子的同母亲弟弟,因有军功,在胤礽被废、胤禩失败后转而扶他的情况下,也对储君之位,他甚至一度被康熙封为大将军王,掌握边防军权,手下20万兵马,似乎志在必得,,康熙也没有选择他为接班人。
四子胤禛,城府极深,且有干才,虽长期暗暗发力争储,但从不显山露水,而且所作所为,极合康熙心意。康熙从有利于稳定朝局、江山传承角度出发,选择了将皇位传于他,是为。
雍正当上皇帝后,第一件事就是罢免了自己的亲弟弟胤禵的大将军一职,这样处理,是非常明智的决策,因为在争储的过程中,胤禵虽是自己的同母亲弟,但他曾经依附胤禩,后又成为与自己争储的劲敌,这样一个潜在的威胁,倘若让他掌握20万军队,自己这个皇位恐怕坐不稳。
,胤禵对雍正不但不如亲兄弟,反而处处作对,这样一个人如果不及时而妥善地安置,必然成为新朝祸害,雍正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作出了上述决策。至于说刻薄寡恩,这件事上倒还算不上,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兄弟反而有可能兵戎相见,那时骨肉相残,你死我活,就不仅仅是刻薄寡恩了。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