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宪皇太后:13岁入宫,70大寿时康熙亲自为她庆生
大家好,这里是学习方法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仁宪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帝一生非常重视亲情,他的父亲24岁英年早逝,母亲佟佳氏23岁也早逝,父母双亡时,康熙才9岁,只是一个孩童。这样的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性格,身在皇家,很多事情都不得已,但康熙重视亲情这一点始终没有变,可以从他对仁宪皇太后的态度看出来。
仁宪皇太后并不是康熙的亲生母亲,只是他的嫡母。按照后宫的规定,皇帝即位后,嫡母封母后皇太后,生母封圣母皇太后,康熙即位后封的这两位太后,一个来自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一个来自满清贵族佟佳氏,她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不受顺治帝喜爱。
顺治帝一生只钟情于董鄂妃,而太后为了照顾娘家,先后让他娶了两个博尔济吉特氏女子,第一个被顺治帝废了,但孝庄太后不放弃,又选了一个13岁的女孩入宫为皇后,她就是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孝庄侄孙女阿拉坦琪琪格,顺治帝驾崩时,她只有22岁。
康熙将她立为仁宪皇太后,让她住在宫,和亲生母亲一样孝顺。仁宪皇太后正值青春年华便守了寡,内心孤寂可想而知。好在康熙帝给了她莫大的慰藉,康熙在位共61年,仁宪皇太后就陪了他57年,两人的感情可想而知,康熙帝甚至为她安排了回娘家的旅行。
仁宪皇太后来自蒙古科尔沁大草原,原本是草原上自由的花朵,年少守寡,困守宫中,自然会想念家乡亲人。康熙为了让嫡母开心,在1698年奉仁宪皇太后驾出巡塞外,蒙古各部王公贵族纷纷前来参见,并举办了盛大宴会,载歌载舞欢迎仁宪皇太后,让她喜悦不已。
康熙曾经两废太子,太子是他最钟爱的孩儿,但为君者必须为社稷考虑,康熙每次陷入矛盾纠结时,就会去找仁宪皇太后寻求心理安慰,仁宪皇太后便开导他,让他从负能量里面走出来。康熙十九年,仁宪皇太后40岁了,康熙特别下令辍朝,领着儿子专心庆贺嫡母寿辰。
而康熙帝还曾为仁宪皇太后做过一件在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仁宪皇太后70大寿,康熙帝不仅下令举办隆重的宴会,让所有皇子王孙、大臣侍卫、福晋都来参与祝寿,还不顾自己57岁的高龄,随着音乐跳蟒式舞蹈给仁宪皇太后看,逗得仁宪皇太后频频发笑。
这个舞很费精神,康熙当时已经那么大岁数了,还坚持“”,可见仁宪皇太后在他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晚年的仁宪皇太后因为牙齿脱落,康熙便逗趣说“民间都说老人掉牙是为子孙延绵福气,太后享如此高寿,子孙众多,正应了福寿绵长的吉兆呀!”
仁宪皇太后顿时转悲为喜,大笑开怀“皇帝说的这话,我们这些老人家听了,都该欢喜无限哪!”康熙五十六年仁宪皇太后去世,康熙万分悲痛,“号恸欲绝,坚行割辫之礼”,与孝庄太后去世时一致。这样深厚的母子感情在清朝极其罕见,或者说,历朝历代都很罕见。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