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为官时是哪个皇帝?当时的皇帝都有什么作为?

传统文化 2022-07-07 11:11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时期的是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包拯,一共经历北宋两个皇帝,一是三帝;一是四帝。 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第。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

  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卒赠,谥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包黑炭”。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第三子,母为。初名,后改、。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

  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

  赵恒即位之初,任用等为相,勤于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入侵,宰相,劝赵恒亲征,双方会战距都城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北宋,但因赵恒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不顾寇准反对,以每年给辽一定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