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为什么不在汉中屯田避祸?原因是什么
大家好,说起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汉中是蜀汉北面的屏障,扼守着连接关中与蜀中的道路,对于蜀汉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故而当初集结精兵悍将,竭尽蜀中资源,从手里夺取了汉中,自此汉中便成为了蜀汉的重镇。
在刘备同曹操的汉中争夺战尾期,曹操决定撤出汉中,他将汉中的百姓悉数迁出,导致刘备得到了汉中之土,却得不到汉中之民。在人力资源异常珍贵的年代,这无疑是蜀汉的一大损失,从另一方面看,大量的农田也由此收归国有。
由于汉中郡地处汉中平原,地势平缓,气候湿润,加之汉水流淌其中,使得这里的土地肥沃,适合耕种。大量适合耕作的闲置农田,理论上非常适合蜀汉大军用以屯田。实际上汉中也很可能是蜀汉的屯田之地,杨敏、吕乂都曾在这里担任过督农,督农是屯田相关的官职,屯田产出的粮草又可以送往附近的关城囤积。
不难看出,汉中是个适合屯田的地方,那么为何姜维要选择去沓中屯田,而非汉中?
姜维决定去屯田的起因,是由于姜维想要除去,不允许,并且黄皓有意要废除姜维的大将军之职。姜维如果继续呆在成都处境会很危险,于是选择在外屯田,屯田是姜维用来避祸的方式。
沓中位于现今甘肃省舟曲县一带,地理条件类似汉中平原,不过面积要小不少,沓中也是具备屯田所需要的条件的。大将率兵驻边本就容易遭受猜忌,在汉中这样的重镇屯田,更容易被黄皓当作把柄来做文章。从自保角度来看,在沓中屯田会更安全。
自遇刺后,姜维获得军权而上位。姜维自此先后发动了6次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其中有5次是攻打陇右。姜维的北伐战略和类似,是先蚕食陇右,而后东征关中。在沓中屯田的一个优势便是可以根据局势,较快的组织北伐,并且减少了粮运的路程。姜维选择在沓中屯田,也说明姜维依然抱有北伐的念头。
姜维在沓中屯田的一个劣势在于,沓中距离汉中较远。一旦汉中遭受攻击,身为主帅的姜维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支援汉中守军,这将不利于汉中守备。对此,姜维也有一套预案,当汉中受到攻击时,汉中方面以汉城、乐城为据点,各地援军以阳安关为防线抵御进攻,等来犯曹军粮尽时一起杀出,寄希望在汉中平原歼灭曹魏主力。
这样的防守战术较为激进,也可以看出姜维对于汉中守备能力持乐观态度,姜维认为汉中守军可以凭险固守,坚持到援军到来。从后来钟会、邓艾灭蜀来看,姜维高估了汉中守备能力,阳安关的守军并没有坚持到姜维、张翼的援军到来就已经失守,导致姜维的防御战术彻底崩盘。
如若钟会大军攻打汉中时,姜维身在汉中,汉中大概率不会那么快陷落。在此之前,姜维并不认为在沓中屯田,会有如此大的隐患,他料不到阳安关的蒋舒会投降,也料不到刘禅会听信巫师之言迟迟没有安排布防。
姜维之所以在沓中屯田是为了避祸,并且在沓中屯田能够便于继续北伐曹魏,自认为也不会影响到汉中的守备,故而姜维选择在沓中屯田,而非汉中。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