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杨”?王振为什么要威胁他们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王振为什么要威胁“三杨”退休,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即位的时候只有九岁。不过当时既有太皇,又有“三杨”、、辅佐,也算是一片繁荣景象。不过随着明英宗成长,宦官王振渐渐将手伸向朝堂。
在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可以称得上是“最强内阁”了。他们历经四朝,为明朝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协助一代代,使明朝渐渐走向强盛。
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三杨”。“三杨”又分东、西、南,其中杨士奇来自江西,所以是“西杨”。杨荣来自福建,所以是“东杨”。而杨溥来自湖北,被称为“南杨”。
三人各有所长,互相配合,才使明朝国力得到极大发展。不过要说起智慧,“三杨”中当以杨荣为首。举两个例子。
一、靖难之役朱棣获胜后,建文旧臣便分为两派,一派像方孝孺这种宁死不屈,一派像“三杨”这些。当时朱棣准备进入南京,解缙等人都在城外跪拜等着他,唯独杨荣的做法不一样。
他等朱棣经过的时候,突然开口说“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
这句话让朱棣恍然大悟,因为他是以“靖难”起兵,如今已然胜利,自然应该先去拜谒,而不是急着进城。
就这样,杨荣顺利让这位“新上司”记住了自己。朱棣即位后,杨荣立马就被入选文渊阁,在当时的七位内阁成员中,他的年纪是最小的。
二、永乐二十二年,朱棣于北征回师途中病逝,当时众人皆不知该如何处理。唯独杨荣镇定自若,与金幼孜商议秘不发丧。
随即,他命工部官搜集军中的锡器,打造成一只圆桶,用来暂时安置朱棣的遗体,然后将工匠杀了灭口。接着每天都让人将三餐送到朱棣营中,假装无事发生。
之后,杨荣回到京师,告知太子实情。在此期间,竟无人发现朱棣已经驾崩。,朱高炽派儿子,去接回了朱棣遗体,自己也顺利即位,明朝国局并未受到任何影响。
从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来,杨荣是个足智多谋,反应敏捷的人。就连杨士奇都曾自叹不如道“杨荣嘉谋谠议,行在果断,臣等不及。”
而杨荣的聪明,同样体现于对待宦官王振之上。
王振深受明英宗信任,但他要想做到把持朝政,“三杨”就是他最大的障碍。所以王振常常向明英宗提议,让“三杨”告老还乡,只是明英宗也离不开他们,便迟迟没有决定。
既然明英宗下不了决定,那么王振就只好设法,让“三杨”自己请辞,这样皇帝总该答应了。于是王振便威胁“三杨”退休,这件事在《智囊全集》中就有记载。
当时王振对“三杨”说“朝廷事亏三杨先生,然三公亦高年倦勤矣。其后当如何?”就是说朝廷之事多亏有你们三位协助,现在你们老了,就没有为将来做打算吗?
王振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你们最好老老实实请辞,我还可以放你们一马,不然将来的事就不好说了。朝中大臣本就不满王振,正直的杨士奇一听,立马就严词拒绝了,还说自己为朝廷鞠躬尽瘁,就算死也要死在任上。
杨溥的态度与杨士奇相同,其余大臣自然也纷纷响应。可只有杨荣做法最聪明,他是怎么做的呢?杨荣这样回答王振“先生休如此说,吾辈衰残,无以效力,行当择后生可任者以报圣恩耳。”
大意就是说,你说得对,我们确实老得有心无力了,不过我们在退休之前,也该为朝廷挑选一些年轻人,这样也算是报答圣恩了。果然,王振听后觉得很满意。
事后杨士奇还感到不解,质问杨荣为何要向王振屈服。杨荣却解释说,以王振的实力,要想在内阁安插人手,是很容易的事。但如果我们以退为进,先在内阁提拔我们的人,这样即便我们真的退休,朝中也有力量继续与宦官抗争。
杨士奇等人听后,顿时觉得杨荣深谋远虑,对他佩服之至。于是第二天,杨荣就向明英宗推荐了曹鼐、苗衷、陈循和高谷四人。而王振一心想着让“三杨”早点退休,所以还劝着明英宗快点批准。就这样,杨荣凭借自己的智谋,轻松将一批正直之士安排进内阁。
不过可惜的是,“三杨”最终还是在时间上输给了王振。正统初年,杨荣、杨士奇、杨溥相继去世,张太皇太后也在此期间去世,这下王振才真正有机会站到朝堂前。后来明英宗在他的怂恿下,结果导致“”。虽然王振在乱军中被杀,但明英宗被瓦剌俘虏,明朝国力由此开始衰减。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