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的三个条件和允诺对崇祯来说利大于弊 崇祯为什么死都不接
对和谈条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学习方法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明朝末期的时候,因为各种奇怪的天灾人为的祸事的发生,这导致了他们的统治者与百姓之间关系日益不稳定,很多人都,这样下去时间久了,不会有什么好事情发生的。
所以,一场农民奋起反抗而爆发,这期间不只是一个队伍的人奋起反抗,发生了好几起事故,其中动静最大的要数闯王李自成这次了。
李自成是陕西榆林米脂人,崇祯二年,李自成投奔闯王高迎祥,加入了农民起义军的行列,李自成,深得高迎祥和其他起义军领袖的器重。
高迎祥死后,李自成继称闯王,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欢迎,顿时成为了起义军中的主力军。“迎闯王,不纳粮!”这句口号曾被当时的百为传唱,有了民意的支持后,李自成大军一路。
而这时候的明朝不仅要面对清军,还要面对农民起义军,算是两线作战,是非常不利于明朝的。在农民军壮大以后,迅速的占领了明朝的很多土地。
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带着他手下的农民起义军,一路浩浩荡荡地打到了北京城门下,推翻明朝一统天下的梦想近在眼前。正当大家以为他要一鼓作气攻城的时候,他却给崇祯递上了一封书信。
信里什么内容呢?大致就是“欲割西北一带,敕命封王,并犒军银百万”这几句话。其实从中不难看出,李自成当时是没有做的野心的,而且他也觉得很可能继续打下去会丢掉性命,其内心对皇权也很保持蔑视的态度。
因为从李自成内心深处来讲,他还是承认明朝的正统地位的,知道自己现在是造反的行为,但自己带着人大老远的跑了一趟,总不能徒劳无功吧?所以他就想让崇祯答应三个条件第一,把西北割让给我。第二,昭告天下,封我为“西北王”。第三,给我一百万两银子,我要。
平心而论,李自成的这三个条件和三项许诺,对崇祯帝来说,也算合情合理,利大于弊。毕竟李自成已,,有选择已经非常不错了,何况让李自成去打满清军,无异于让自己的两大对手相互残杀,相互消耗,这样崇祯既不用亡国,又可以坐收渔翁之利的机会,呢?
但崇祯偏偏放弃了一样的机会。他看到李自成的信后大怒,破口大骂,誓死不从,崇祯给李自成的回复就是“朕即定,另有旨”。这可就给李自成气坏了,他是诚心诚意的想要求和,最终的结局历史上也都显示了,李自成当上了皇帝,崇祯跑到煤山上吊殉国了。大明就此灭亡。
有人觉得崇祯皇帝做人做事太过死板,面对当时的危局放不下高姿态,做不到能屈能伸,但小编倒觉得崇祯非常的坚贞不屈,是一个有气节之人。
纵观大明一朝,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不和亲,崇祯皇帝尽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职责,单凭这一点,他就值得后世尊敬。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