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昶经常穿一身破旧衣服又是补丁 刘伯温为何说此人万不可留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官张昶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学习方法网小编一起欣赏。
明朝开国是历代君王中最为励志、最为传奇的一位。他出身布衣,小时候给地主放过牛,当过和尚,甚至还做过乞丐,后来凭借天时、地利、人和以及自己的雄才伟略打下了大明江山。朱元璋的成功,与他创业之初求贤若渴、广纳贤才是分不开的。
朱元璋一般看人很准,但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张昶的大臣,经常穿一身破旧衣服,衣服破了打个补丁又继续穿。朱元璋见张昶这么节俭,心中十分高兴,认为张昶是难得一见的清官,并经常夸赞他。但作为朱元璋第一谋士的却看出了端倪,他对朱元璋说:"此人万不可留。"后来事实也证实了刘伯温的判断是对的。
看似清廉的张昶为何不能留呢?
01.招安不成反被招安
史料记载 "昶,北平之宛平人,仕元为,以奉使来,上与语,初默然,后见其才敏,留用之,累授。"
张昶是宛平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北地区,他本是的户部尚书。元朝末年,旱灾、洪灾、蝗灾等天灾频繁,加上蒙古统治者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元朝岌岌可危,已无力抵抗。元顺帝便采取怀柔政策,想对各地的义军进行招安。其中朱元璋带领的义军不容小觑,越战越勇,元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便派张昶为元朝使者,去招安朱元璋。
此时的元朝已经分崩离析,气数已尽,天下马上就被瓜分了,朱元璋不是傻子,不愿意被招安。再则因为元朝的残暴统治,导致朱元璋父母皆被饿死,他已对元朝恨之入骨,怎么还可能投降。 ,虽然张昶口若悬河,也没能将朱元璋搞定,但朱元璋却看上了他。
朱元璋早就听说张昶很有才能,通过深入交谈,他发现果然名不虚传,此人,智慧超群,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留下他,自己便,夺取统治权、开辟新朝代将指日可待。于是朱元璋就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死活不放人,非要留下张昶不可。自己本来是来劝降的,却被敌人招安,张昶,但他权衡利弊,也就只好答应了。
02.委以重任,官拜副相
张昶被授予参知政事之职,大概相当于副宰相,可见朱元璋对他的器重。
史料记载 "昶有才辨,智识明敏,熟于前代典故,凡国家建置制度,多出昶手,裁决如流,事无停滞。"
张昶聪明机敏,满腹经纶,学识渊博,开国后很多建国的制度都是他主持制定的,他工作雷厉风行,高效、迅速,从不耽搁。张昶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使朱元璋更加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当时明朝建国初期,,而朱元璋身边大都是武将,像张昶这种通晓国家建制的文官很缺乏。
03.穿破衣烂衫不愿换
张昶有一个怪癖,就是喜欢穿旧衣服,总是缝缝补补又一年,从不穿新衣服,这让穷苦出身、十分痛恨贪官污吏的朱元璋很是欣赏,认为他是"清官之首",要大臣们向他学习。但刘伯温的眼睛却很毒辣,他看出了张昶,心里藏奸,于是他向朱元璋建议除掉张昶。
史料记载 "昶尝窃语其所亲曰"吾若得归元,仍不失富贵也!"
张昶经常对左右亲信说"如果我回到元朝,同样是荣华富贵一生"。由此看出他是””,是假装清廉的,一是为了迷惑朱元璋;二是为了念旧,就是以此怀念他原来所在的元朝。
04.故意丑化朱元璋形象
张昶虽然帮朱元璋做了很多事,解决了很多难题,他看不起草寇出身的朱元璋,不愿意真正归顺、忠于朱元璋,他只效忠元朝。于是他通过两件事刻意丑化朱元璋的形象,让他失去民心,从而为元朝复兴提供机会。
一是主张实行重典治国,严刑峻法。在讨论即将开国的明朝使用什么法律时,大多数大臣认为国家初定,应该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用轻典治理国家,减免赋税。而张昶却主张重典治国,严刑峻法,想把朱元璋塑造成一个失去民心的昏君、暴君形象。但由于朱元璋是贫农出身,深知百姓疾苦,对这一点他头脑还比较清醒,有自己的判断,并没有采纳张昶的建议。
二是劝说朱元璋要及时享乐。他暗中派人给朱元璋上书,为朱元璋歌功颂德,又劝说朱元璋人生苦短,应该及时享乐。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从登基到去世,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在遗诏中他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朱元璋看了奏章后大为震惊,张昶这家伙简直就是呀,是想让我当吗?于是就将其上书一把火给烧了。
真正的忠臣,是不会这么劝谏君主的,这必定是个大奸臣。刘伯温早已,于是劝朱元璋不能留张昶,必须除掉他。
05.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张昶给朱元璋的两个重要主张,朱元璋均未采纳,张昶觉得自己的已引起了朱元璋的怀疑,越来越焦虑不安,于是病倒了。前去探望张昶,发现了他写的家书草稿,立即带出去交给了朱元璋。
原本就生性多疑的朱元璋看后大怒,因为有家书草稿的"铁证",其通敌之罪便不容置疑,于是派人审理了张昶的"判敌罪"。但张昶的供状只有八个字“身在江南,心思塞北”。爱才朱元璋到此时仍未死心,想着放他一马。但张昶并不领情,得到的回复是"彼决意叛矣,是不可赦。"这可把朱元璋给气坏了,当场就叫人先将其骨头敲碎,然后扔河里。也有说凌迟处死的。但到底是他是怎么死的,就不得而知了。
俗话说,忠臣不事二主。虽说张昶在明朝的结局是咎由自取的,但他坚贞不渝、誓死效忠旧主的品格还是值得后人称颂的。大家认为呢?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