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是怎么对待晋恭帝的?真相是什么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学习方法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的故事。
东晋的末代皇帝是,即晋恭帝。
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司马德文出生,母为淑媛陈归女(晋安帝即位后,尊为德皇)。司马德文初封琅琊王,之后历任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官职。元兴初年,迁任车骑大将军。
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兖州刺史王恭和豫州刺史庾楷,因对尚书左仆射王国宝等不满而领兵反,司马德文不得不杀王国宝来平息这场风波。
隆安三年(公元399年),王恭、庾楷协同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等再反,叛军一直攻到建康附近才被抵御,王恭被杀。与此,在浙江、江苏一带孙恩的叛军也声势浩大。
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孙恩攻会稽,隆安五年(公元401年)攻浃口、临海、广陵,晋军多次战败。隆安六年(公元402年)孙恩直接威胁建康,建康被封锁,城内饥荒。永始元年(公元403年),司马德文亲征桓玄,司马德文数次战败。桓玄自封为丞相、太尉。同年孙恩为临海太守辛景所败,自杀身亡。桓楚天康元年(公元404年)一月二十九日,桓玄杀,从此成为东晋的主宰者。他于同年秋又自号楚王、大将军。并进封司马德文为太宰,加衮冕之服,绿綟绶。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桓玄,改国号为楚,史称桓楚,贬晋安帝为平固王,司马德文也被贬为石阳县公。东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一月十九日,司马德文与晋安帝都被逐出建康,居于浔阳。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二十四日,刘裕举兵攻桓玄,桓玄军队打败。桓玄挟晋安帝和司马德文逃往江陵。六月十九日,桓玄被杀,晋安帝为皇帝,复封司马德文为琅琊王,又加封为徐州刺史、大司马、司徒。但,六月二十六日桓玄的将军桓振又攻陷江陵,晋安帝被俘。
义熙二年(公元406年)三月二日,晋安帝司马德宗才再脱叛军之手。桓玄的叛变终于摧毁了东晋的皇权,刘裕成为东晋举足轻重的人物,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从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开始,刘裕在朝中独掌大权,排挤和迫害与他不和的大臣,矫晋安帝诏以令外地刺史。刘裕当政之后,司马德文知道刘裕有篡位与杀害晋安帝的企图,而且晋安帝本人不辨饥寒,司马德文便随侍于晋安帝左右;后来司马德文生病,出搬到宫外居住。
义熙十五年(公元419年)一月二十八日,刘裕派王韶之杀害晋安帝。刘裕本人有意自称皇帝,但由于图谶所言“昌明(晋孝武帝)之后有二帝”,于是刘裕为符合图谶所言,便于立司马德文为皇帝,次年改年号为元熙。
元熙二年六月壬戌(公元420年7月5日),刘裕见时机成熟,命令党徒傅亮草拟好禅位诏书,入宫逼迫司马德文誊抄。司马德文欣然接受,执笔抄写诏书,并对左右说“桓玄篡位时,晋室已经失去天下了,因为有刘公(刘裕),才延长了将近二十年的国祚。今天做这件事,是心甘情愿的。”两天后,司马德文退居到琅琊王府,百官向晋帝告别,东晋至此灭亡。
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六月丁卯日(7月10日),刘裕代晋称帝,改国号为“宋”,改元永初。
刘裕登位后,降司马德文为零陵王,把他迁到秣陵,正朔、车驾、衣服等都依规格,由冠军将军刘遵考带兵看管。
司马德文皇后的兄长褚秀之、褚淡之,原封为晋朝的太常卿和侍中。这时见皇帝、皇后落难,他们就背主求荣,甘当刘裕的走狗,协助监视帝后。褚皇后生下一个儿子,褚秀之兄弟遵照刘裕命令,将男婴害死。刘裕也想暗害司马德文,司马德文因而日夜惊恐,整天和褚皇后共处一室,一切饮食也都由褚皇后亲自动手,使刘裕一时无法下手。
永初二年(公元421年)九月,刘裕命令琅琊侍中张伟携毒酒一瓶,前去秣陵鸩杀司马德文。张伟不忍谋害故主,回去又难以交代,就叹道“要毒杀主君却让自己活下去,不如死了!”竟在路上喝下毒酒自尽。刘裕闻讯大怒。于十一月十日派褚淡之假意去探望褚皇后,命令自己的亲兵暗暗跟在后面。褚皇后听到兄长来了,出外相见。亲兵乘机越墙进入司马德文室内,将毒酒放在他面前,逼他快饮。司马德文摇头拒绝说“教义中说,人凡自杀,转世不能再投人胎。”兵士便将他挟上床去,用被子蒙住他脸面,用力扼死,然后跳墙而去。司马德文被杀后,恭皇帝,十一月辛亥(12月16日),葬于冲平陵,刘裕带领文武百官亲临送葬。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