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死后为什么会称“清成宗”?原因是什么

传统文化 2022-07-07 09:51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生前并不是,死后为何能称“清成宗”?学习方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我们都知道,多尔衮是的第十四个儿子,同父异母的兄弟。多尔衮出生于皇室,但其本人并非没有作为之人,相反,他是个非常有能力,非常有政治手腕的人。公元1628年,也就是天聪二年的时候,年仅十七岁的多尔衮便跟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在此战中,他作战勇猛,后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公元1635年的时候,多尔衮率军收降了蒙古汗之子额哲,次年被封为和硕睿亲王。

  在公元1641年到公元1642年的中,多尔衮立下赫赫功勋,在当时后金的文武百官中身名显赫。皇太极去世之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的身份拥护皇太极的第九子即位,史称“帝”。但其实,顺治从即位到后来入关的七年中,都可以说是多尔衮的“傀儡”,虽然他想有所作为,在“皇父”多尔衮的限制下,始终未能实现。

  不过,多尔衮的确有着很强的政治手腕和眼光;在清朝入关之时,国内局势十分混乱,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层出不穷,也如日中天,乃至有一大批因为战乱而无家可归的流民需要安抚等。此时的大清朝,虽然名义上是推翻了的统治,建立起了一个全新的政权,但实际上,此时的国内早已混乱不堪,亟需加以整治,特别是要处理好民族关系。但也正是这个时候,多尔衮的才能便真正展现出来了。

  我们来看,清军在占领北京之后,多尔衮便下令严禁抢掠和剃发,并为明朝皇帝发丧,这一举措赢得了很多士绅的好感。待关内局势稳定之后,多尔衮才将顺治帝迎请到北京进行登基大典,随后,清朝的首都也迁到了北京。顺治登基之后,便加封多尔衮为“摄政王”。

  此时中原局势尚不稳定,率领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已经在成都建立起了大西国,统一了全川。,南明政权也在南方冉冉升起,它们占据这中国南部半壁富庶的江山,,已然成为清朝实现大一统的障碍。而多尔衮的战略方针是对农民起义军要坚决消灭,至于对难民政权,则可以采取的方式,如果招抚不行的话,再发兵攻打。

  顺治二年二月的时候,农民起义军连连败退,五月时,闯王李自成牺牲于湖北通山的九宫山。这时候,清朝大将已经攻克了扬州,抗清名将殉难。紧接着,清军渡过长江,南京不战而克,被俘,宣布灭亡。在这一连串的胜利下,让多尔衮欣喜若狂,自以为是的觉得此时清朝已经实现了大一统,于是便准备实行,同年六月的时候,多尔衮正式向全国发布剃发令。随即又引发了全国人民的激励抗争。顺治七年的时候,多尔衮在塞北狩猎的途中去世,随即被追封为“清成宗”,为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

  那么问题来了,多尔衮至死都没有当皇帝,可为何在死后会被追封为“清成宗”呢?而且谥号还都是皇帝的谥号,这究竟是为何呢?

  其实这一点也不难解释,来说,多尔衮在世的时候权势熏天,连顺治都得叫他“皇父”。从正常的血缘关系来看的话,多尔衮是顺治帝的叔叔,不过那个时候的多尔衮已经名为摄政王,实为皇帝了。从他在朝廷上的装扮来看,一身龙袍,一顶龙冠,这哪里还是什么王爷,其实就是皇帝。而他之所以不当皇帝,无非就是担心其名不正言不顺,怕激起更大的反抗而已。了,顺治帝之所以要追封他为“清成宗”,实际上也是为了安抚他在朝廷中那盘根错节的党羽而已。等到顺治帝找到对付这些人的办法之后,便会将他削位夺爵。果然,在顺治八年二月的时候,顺治帝下令剥夺了多尔衮的封号,还掘了他的墓。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多尔衮平反,恢复他睿亲王封号,并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了,乾隆这样做的目的,绝大部分原因也是出于对政治上的考量!你们怎么看呢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