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裁三藩对于康熙而言 究竟是千古留名还是人生败笔

传统文化 2022-07-07 08:23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还不知道:和的读者,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每每提及大清王朝,始终都是绕不过去的梗;同样,后人追忆康熙大帝,平定“三藩”也就成了一个必谈的话题!正是有了“三藩”的撤裁,康熙才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中央集权;也正是由于“三藩”的撤裁,才使得“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莫非王臣”成为现实。平定“三藩”对康熙、对大清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康熙皇帝的功绩之一而被载入史册、千古留名

  然而,时至今日,当我们重新回顾“三藩之乱”时,却也产生了诸多疑虑,当然,我们并不是否定平息“三藩”的历史意义,而是质疑它的出发点。要知道,“三藩之乱”前后历时8年有余,覆盖了小半个中国。这样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对中国的冲击可想而知,除去史家们保守估计的6000万死亡人数外,对百姓的影响和对经济的重创更是难以估量。而“难以估量”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前提,就是国家和百姓并非只是经历了一个8年的“三藩之乱”。从1627年陕西农民发起暴动、到清兵入关、到统一全国、到1673年康熙下令撤藩,在这长达46年的时间里,战火可是从未平息过。满目疮痍、民生凋敝、背井离乡、横尸遍野,这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至此,我们不得不产生几个疑问:

  1,在这样的背景下,康熙为何不将重点放在经济和民生上,而是执意要平定“三藩”、再次点燃战火呢?

  2,“三藩”真的到了不得不平的地步吗?

  3,即便要平,又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呢?

  要分析这几个问题,我们还得重新梳理一下“三藩之乱”

  “三藩”的由来

  清廷迁都北京之后,加快了统一全国的步伐,一方面要围剿各地的起义军;另一方面还要进攻南方的“”。战线过长就造成兵力上的不足,而且,军对南方的湿热天气和地形很不适应,因此,在和“南明政权”交锋的初期,根本就没有优势可言,节节败退。

  为了扭转这个局面,清廷开始大量起用那些的降将和军队。在这些人中,、、是最为耀眼的几个(还有一个,在李定国攻入桂林时自尽),他们在平定起义军和南明政权时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清廷封号为“王”。后来,虽然南明政权覆灭,但南方的反清势力依然存在,因此,清廷就将“三王”分区镇守在南方,而将八旗军调回北方,负责保卫京畿周边的安全。吴三桂驻扎云南、兼管贵州,尚可喜驻广东,耿精忠守福建,“三藩”的格局开始形成。

  为了安抚这些人,让他们忠心为朝廷卖命,和都曾给出过“永不撤藩,子子孙孙世袭爵位”的承诺

  撤藩的复杂

  起初几年,“三藩”还算是安分,虽然十余万人的军费开支让清廷的国库捉襟见肘,造成“财赋近半耗于三藩”的局面,但双方并没有其他冲突。而后来,“”在各自辖区内大肆敛财,征收苛税,这引起朝廷和百姓的不满。当然,最大的挑战来自吴三桂,不但敛财、扩充军备,还利用自己的权力干涉朝廷户部、兵部的人事任免,史书中记载:“云贵督、抚皆听王调遣”、“用人,吏部不得掣肘;用财,户部不得迟延”!吴三桂的嚣张跋扈可见一斑

  康熙初年,朝廷逐步加大了对“三藩”的约束,其实,更像是针对吴三桂,比如,收回他的大将军印、同意他辞去云贵总管、剥夺他处置官吏的权力等等,双方的分歧和矛盾开始出现,康熙也有了撤裁三藩的念头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撤裁“三藩”有三个途径可行:

  方法一:区别对待,逐个击破。

  “三藩”中吴三桂的势力最大,也最嚣张,而其他两王相对比较稳定,完全可以想办法先撤其他两藩,最后再撤吴三桂;

  方法二:和平解决

  召三王进京,仿效的“”,如果这招不行,直接在北京分封府邸,把他们扣在北京,派人接管“三藩”事务;

  方法三:武力撤裁

  武力撤裁可以一次性解决问题,但个人认为,这个选择应该放在最后,不到不要采纳,毕竟战争劳民伤财;

  在这几个方案中,朝中大臣也都支持前面两个,只有等极少数人赞成第三个。

  以“三藩”的势力,朝中但凡有什么风吹草动肯定会在第一时间知晓,更何况撤藩和他们息息相关。正当朝廷讨论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平南王尚可喜以“年老”为名,上书主动请求撤藩还乡。瞌睡递个枕头,康熙当然直接就同意了。可没想,紧接着,吴三桂和耿精忠后上书请求撤藩

  三王同时请求撤藩,如果说尚可喜的奏折是出于本意的话,那吴三桂和耿精忠的奏折可就没那么简单了,这是在试探朝廷的态度。康熙何尝不知道这些,当时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先撤尚可喜、安抚吴三桂和耿精忠。可康熙皇帝却直接来了个:

  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

  (《·吴三桂传》)

  “同时撤藩”的决定就这么确立了

  其实,就几个藩王而言,他们对大清的功劳实在不小,如果没有他们,大清的统一可能要无限期地延缓;另外,经过多年的经营,他们在各自属地已经有了自己的利益群体。公然反叛大清,他们不敢,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底线。就像吴三桂,在云贵镇守30年,现在让他带着他的家属从四季如春的云南再回到的辽东去?就是他同意,他的手下也不会同意。收印、收权可能他们都能接受,但现在的情况是让他一无所有,这很容易给人留下“”的印象,再说了,狗急了还能跳墙,康熙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吗?

  同时“撤藩”的事件在之前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结果只有一个:集体造反!像,甚至还以此为契机取代了皇帝。即便造反不成功,武力撤藩的过程中依然会对国家、对百姓造成很大的损失。年少的康熙可能预料到他们会反,但却严重低估了他们“造反”的程度和影响

  “三藩之乱”

  1673年12月,62岁的吴三桂正式起兵,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拿下贵州全境,三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云、贵、川、湘、桂五省。紧随其后,耿精忠在福建起兵,陕西提督王辅臣也宣布反清。再至后来,平南王在吴三桂的利诱下也发动兵变。一时间,西南十一省全部沦为“三藩”的势力范围,清廷岌岌可危。甚至要求康熙处死主张“同时撤藩”的明珠等人,惊慌程度和焦躁不安可想而知

  这么大好形势,吴三桂为何又兵败了呢?两个原因不能忽视:

  其一:自立为王

  1671年,在吴三桂拿下贵州全省后,他就自立为周王,这应该是他最大的失误

  起兵之初,吴三桂为了让自己师出有名,打出了“复明”的旗号,并发布了祭天檄文,指责清朝“窃我先朝、更我冠裳”。这充分利用了的,也激起汉民心中的民族情怀,刚刚安静下来的反清势力和明朝后裔纷纷响应,吴三桂的力量在短时间就得到急速提升。

  可后来他建国号为“周”,“复明”的谎言,这失去了大量反清复明人士的拥戴,即便那些留在吴三桂军中的,也失去了往日的犀利,,就严重影响到吴三桂军队的士气;

  其二:停马松滋

  吴三桂起兵后,各地纷纷响应,,拿下中国的半壁江山。

  按照常理,吴三桂理应一鼓作气,直捣北京,可是他却在松滋停军修整,这一修整就是三个多月的时间。

  (有些史料中说,是康熙拿吴三桂留在北京的儿子要挟他,他才停滞不前。对于一个起兵谋反的人来说,这种最坏的结果应该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此时停兵,就有点“妇人之仁”了)

  康熙则利用这个时间进行调整,甚至把蒙古军都借调过来,在湖南和吴三桂进入对峙,还处死了吴应熊。之后,康熙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先后除去了耿精忠和尚之信的威胁,在岳州、长沙等地开始和吴三桂展开“硬碰硬”的军事对抗。

  清兵捷报频传,极大鼓舞了士气,而反观此时的吴三桂,已经从年逾古稀到了,没了当年的豪情和锐气。1678年,随着吴三桂病逝,吴军内部开始分裂,再也无法抵御清军的反扑。1681年,清军攻破昆明,持续8年的“三藩之乱”宣告终结

  尾话

  吴三桂作为“三藩之乱”的主力军,其灭亡有一定的必然性。他起兵谋反并非为了黎民百姓,只是他为了保住固有利益而进行的一场分裂,再加上他反复无常的个性和诛杀永历帝的事实,即便他建立了政权,也会像那样。至于其他两位藩王,严格来讲,更像是配角、附庸,他们从始而终都未能对清廷形成真正的威胁,因此,“三藩之乱”可以看成是“吴三桂之乱”,因他而起,因他而盛,因他而衰,因他而亡。平定“三藩”,其实只要处理好吴三桂就行

  只可惜,年少的康熙没能以史为鉴,采取更怀柔、更妥善的方法将损失降到最低点,反而选择了最为强硬的“同时撤藩”,这触动了藩王们的心理承受极限,引起反弹。由此看来,“三藩之乱”,何尝不是被康熙皇帝的一个错误决定给逼出来的?他不是没有其他选择,而是选择了最极端的一个。倘若他能制定一个比较完整的撤藩计划,对被撤后的藩王进行妥善安置,8年之久的“三藩之乱”是完全有可能避免的。

  不知吴三桂占领半壁江山时、不知索额图提议处决明珠时,康熙的心中是否有过一丝悔悟......

  撤裁三藩,固然为康熙留下千古美名,但深究的话,何尝不是康熙皇帝的一大败笔?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