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嬴荡为什么会被嘲笑两千年?他做了什么事情

传统文化 2022-07-07 08:23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还不知道为什么会被嘲笑两千年的读者,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按照的《过秦论》,之所以能,离不开先辈们的积累(奋六世之余烈)。秦始皇之国出了6位明君,即、、秦武王、、及。有人说贾谊说的不对,这6个并非都是明君,那个秦武王嬴荡就是个笑话。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来到洛阳,看到周王室的神鼎饥渴难耐,表示想要举一下,结果把自个给砸死了。后世的也曾举鼎,不过人家确实有那个实力。再看看嬴荡,名字就起得很随意,难怪被后世嘲笑了两千年。了,本文的主旨在于先扁后夸,骂的越狠接下来的赞扬也将越发激烈。

  秦武王再差也是受过秦国官方教育的国王,行为举止必然也有其思考,他为什么要举鼎?在春秋时期,打败成为霸主,在路过洛阳时曾询问周天子的鼎有多重?楚庄王不是在乎周鼎的重量。相传大禹制九鼎定九州,鼎代表的是天下,楚庄王想要取周天子而代之。秦武王其实也是这个意思,他不问而是直接用行动表达内心的野望,不过确实有点高估了自己,但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打击了周天子的权威,为统一六国又向前迈了一个坚实的脚步。

  除了举鼎这件糗事,秦武王在位四年的所作所为并无丝毫昏聩的迹象,反之极具明君之资。根据《·秦本纪》所述“武王元年,诛蜀相壮。伐义渠、丹、犁。二年,初置丞相,摢里疾、为左右丞相。四年,拔宜阳,斩首六万。涉河,城武遂。魏太子来朝……

  一句话励精图治、。秦武王在位不过短短四年就能做到如此,如果再给他几年时间统一六国的还真不一定是谁!有人可能要拿驱逐这件事情做文章,给秦武王戴上昏君的帽子。不否认秦惠文王时期,靠着张仪一张嘴给秦国带来了诸多好处,却也让秦国丢掉了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大国信誉。

  张仪外交目的是打破六国合纵策略,由于其不讲信义反倒使得六国更加团结。驱逐张仪也是当时形势的需要,六国对张仪的恨尤胜秦国,秦武王将张仪赶回,起到了转移火力的效果。可能是无心插柳,曾被张仪开过刷的发兵魏国,魏国由于实力弱小不得已向秦国求助,秦国就这样收了一个小弟,周边环境也得到了安宁。

  关于嬴荡的定位,从他的也能看得出来。何为武?这是一个正面的夸赞,威彊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夸志多穷曰武……历史上带有“武”字谥号的君王如周武王、、……他们哪一个都是英雄人物,嬴荡能配之以武,可见其能力绝非泛泛,亦是后人对他的认可。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