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指挥的第一次战役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学习方法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的故事。
蜀魏两国对峙,蜀亡国时全国“带甲将士十万二千”,而曹魏可调动38万大军三路攻蜀,双方兵力差距显而易见,而且,出山以来,意图通过打消耗战,拖垮偏居一隅的蜀汉。故多次北伐却无功而返,此后,蜀汉的防御,沿袭了的“错守诸围”,使得曹魏数万大军劳而无功。,在继承诸葛亮遗志、企图恢复中原的看来,如果双方兵力的对比悬殊,就应该把力量尽量集中到一次殊死的战斗中去。于是,他改变魏延这种单纯强调防守的战术,为了实现攻与守,加大反击力度,提出了“敛兵聚谷”战略。
顾名思义,这一战略包含了“敛兵”和“聚谷”——前者是集中防御,组成诱敌深入的口袋阵;后者则是典型的疲兵之计,拉长敌军补给线的,收聚粮食、坚壁清野,而后以一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大量杀伤敌军的有生力量。姜维作为“敛兵聚谷”的提出者,本应肩负起统筹全局的责任。,姜维毕竟不是诸葛亮,无论是根基还是威望均难以匹及。蜀汉的基石是由荆州、东州和益州三大集团构成,姜维与三大集团无甚瓜葛,孤立无援;在国内,姜维屡遭掣肘,每次大举兴兵,都不同意,给他的兵马不超一万人。
于是,素以昏庸、怠政著称的后主刘禅,成为了实际的战略统帅,他指挥了生平第一次战役,也是一次,并导致“敛兵聚谷”破产。在魏军大举伐蜀前夕,姜维已经判断出魏军的进军方向,并上表后主,派遣张翼、督驻守阳安关口、阴平桥头。由于后主昏庸,拒绝了姜维的建议,葬送了蜀汉提早进行部署的机会,致使阴平、阳安关陷入被动,终被邓艾乘虚偷渡。
而后,刘禅命诸葛瞻(诸葛亮之子)率抗击偷袭的邓艾军,并拒绝姜维从剑阁抽调5000人援助,刘禅认为,翻山越岭的几千邓艾大军已成强弩之末,而少壮派的诸葛瞻完全可以应付。但令姜维没想到的是,邓艾几千人居然完败诸葛瞻,而刘禅更是不战而降。当守卫剑阁的将士获悉诸葛瞻战败,后主刘禅正在坚守成都,浴血奋战的消息后,蜀军顿时斗志高昂,蓄势待发,但现实是刘禅要求全体将士缴械投降。此时,守卫剑阁的蜀军愤怒至极,言外之意我们坚守剑阁,钟会15万大军都拿我们没办法,你们后方居然投降给几千人了?《姜维传》“将士咸怒,拔刀砍石”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