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不同时期帝王的称谓都有什么规律?

传统文化 2022-07-07 08:23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人们在日常谈及古代帝王时,如、唐太宗、清帝等,往往把这些称谓视为同一概念,其实,其表述是不同的。称汉武帝是称其,唐太宗称其庙号,则是称其年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开始出现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昭王穆王开始才是谥号。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开始又实行了。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唐以前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

  庙号

  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祀他时给他特立的名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年号

  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为建元二年,以此类推。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明朝自第一代皇帝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也有特殊的,比如用过两个年号(正统,天顺),清原来的年号叫祺祥,后来改作同治。

  一下,简单的说,不期帝王的称谓有这样一个规律,即

  以前的帝王都称谥号,比如、周武王、、汉武帝、、等等。

  唐宋时期的帝王都称庙号,比如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赵匡义、宋高宗等等。

  明清时期的帝王都称年号,比如洪武皇帝、永乐皇帝、、皇帝、皇帝、、、皇帝等等。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