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已经是荣华富贵享受不尽的诸侯,为何还要造反?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吴三桂当初为什么投降清军
当年吴三桂镇守山海关的时候,清军还没有入关。京城那边发生了大的变故,就是京城被攻灭,皇帝也自缢身亡。吴三桂这个时候处境非常尴尬,一边是的清军,一边是刚打完胜仗的农民起义军。而且两方势力对山海关势在必得。清军拿到山海关,就能进一步谋取天下;而大顺军得到山海关,则更有利于稳固自己的政权。所以山海关就成了两方势力争夺的焦点。
这个时候,吴三桂选择跟两方势力死磕,结果肯定是吴三桂战死沙场,为大明尽忠。大明已经亡了,这么做明显没什么必要。那吴三桂还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投降清军,另一个就是投降大顺军。具体投降哪一边,吴三桂需要经过慎重思考。
作为汉人将领,吴三桂本人还是倾向于归顺大顺军。吴三桂派人打探京城的情况后,却发现自己的家人都被李自成残忍地杀害了,并且李自成还派出军队攻打吴三桂,企图武装夺取山海关。而吴三桂显然不是李自成的对手,为了活命,吴三桂只能选择投靠清军。
成为平西王后,吴三桂势力的发展
清廷入关之后,因为八旗兵力不足,为了对付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小朝廷的反抗,不得不依靠的降官降将充当前驱,从事招抚及武力镇压。而吴三桂就是这帮汉人将领中,出力比较多的一位。经过二十多年的争斗,南明朝廷最终垮台,南明永历帝也死在了吴三桂的手中。
满清因为要花大把兵力守卫京师以及各大军事要地,所以南方就交给了汉军降将来镇守。吴三桂驻云南,驻广东,耿精忠驻福建,这样便形成了三藩。
当初南明朝廷还在的时候,吴三桂知道清廷还会跟他合作。等到南明势力消除了,吴三桂甚至,有军队才有话语权。在镇守云,吴三桂实行了以下措施在政治上,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对于辖下的各级官吏,他“选用自擅”,“各省员缺,时亦承制除授,谓之西选”。当时清廷所给云、贵二省督抚的敕书,都要写入“听王节制”四字。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他还以重金收买在京朝官及各省将吏,为自己效劳。他还招纳李自成、余部,编为忠勇五营、义勇五营,加紧训练。
地方与中央的矛盾逐渐加深
吴三桂在云南大张旗鼓地扩展军备,清廷这边呢,年轻气盛的皇帝,刚刚解决了朝中的宠臣,正式掌握国家的一切权力。自古以来,与中央一直存在着矛盾,爆发过“七王之乱”,明朝发生过“”。同样,也有强大的三藩势力,这让康熙寝食难安。
公元1673年三月,康熙终于看到机会。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归老辽东,但请求留其子继续镇守广东,这就引发了清廷对是否进行削藩的讨论。康熙帝认为“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决定下令“撤藩”。
吴三桂不得不反
康熙那边已经选择削藩了,那么吴三桂要怎么选择呢?老老实实地接受削藩,自己做个富贵王爷,回老家养老,那么康熙能放过他吗?他的手底下人愿意这么做吗?
吴三桂同意削藩,康熙会放过他吗?我们看一下孙可望的经历就知道了。孙可望本来是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中的重要将领,被张献忠收为义子。等到张献忠牺牲后,孙可望就投靠了永历政权继续抗清。但由于孙可望与李定国之间因为封王的利益,矛盾逐步加深,最终兵戎相见。因为孙可望手下人的叛变,孙可望败得一败涂地。为了保命,孙可望就投降了清廷。孙可望投降清廷的,还带来了许多永历政权的诸多军事机密,最终招致永历政权的灭亡。
自古都有“飞鸟尽,良弓藏”的说法,在瓦解之后,孙可望的作用就没有那么大了,所以清朝就开始打压孙可望了。不久。没有兵权的孙可望就不明不白地死了。至于怎么死的,吴三桂不用去调查也能知道了。有孙可望这样的先例,吴三桂还有的选择吗?
吴三桂如果真的能够全身而退,回家养老了,他手底下,那一帮将军又该怎么办,康熙会放过他们吗?看看当年对李傕、郭汜说的话,就明白了。
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志》
反正不造反是死路一条,造反还有一条活路,干脆反了算了。于是李傕、郭汜就打进了长安了,杀了,赶走了,为自己谋取了一条生路。只不过吴三桂造反比较仓促,再加上自己年岁已高,又犯了战略性的错误,最终以失败告终。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