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是怎么死的?他死后大铁枪到哪里去了?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作为现代人供奉的门神之一,秦琼秦叔宝的武力值绝不一般,传中有神力的故事,但我们都知道那也是虚构,可信度并不高,有关秦琼的史料记载却能与鲁智深有的一拼,而且是官方认证过的,更加靠谱。,秦琼死后,他的后代却并没有继承他的武器大铁枪和枪法,那么,这些东西究竟去了哪里呢?
“金装锏,挂鞍桥,上阵临敌锏法妙。晃三晃,摇三摇,兵见愁,鬼见跑,五虎上将命难逃。背弓带箭逞英豪,威风凛凛杀气高,要问此公名,名琼字叔宝,好汉的英名四海飘。”这赞语说秦琼“好汉的英名四海漂”没错,说秦琼上阵拿的是金装锏,就值得商榷了,秦琼作为玄甲军统领,后来的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在马鞍上挂一对破甲锏是可能的,而上阵杀敌的主要兵器是一杆大铁枪,那铁枪插在地上,几十人都拔不动。这在正史中是有记载的,而且比《》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靠谱得多。
笔者曾经计算过,鲁智深要不是身高五丈的话,那么他拔树的时候实际是站在树根上的,站在树根上拔树,跟薅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拎起来一样困难。而及天宝年间兼修国史的集贤院学士、右补阙刘餗所著《隋唐嘉话》(很多史料被《》《》采用)中明确记载秦武卫(秦琼曾任左武卫将军)勇力绝人,其所将枪踰越常制。初从太宗围于洛阳,驰马顿之城下而去,城中数十人,共拔不能动,叔宝复驰马举之以还。
这段史料说的是秦琼的大枪大得离谱,把他插在地上,几十个敌人都拔不起来——这事儿十分靠谱,我们把拿刀剁骨头,也经常被嵌住,要左摇右晃才能拿下来,这一点比较有些年纪打过桩的人也深有体会。而且几十个人也不可能上去拔枪,可能是大家轮番上阵或者三两个人挤在一起使劲儿。而秦琼飞马近前,探手拔枪,然后疾驰而去。
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一个身穿耀眼明光铠的青年将军,骑着满嘴酒气的忽雷驳,铁枪挥舞来去如风,这酷耍得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笔者心中禁不住产生一个想法秦琼耍酷,神仙也挡不住!要评隋唐最潇洒的武将,非秦琼莫属。
这时候可能有读者要问秦琼的马怎么会喷着酒气?难道秦琼上战场是醉驾?其实秦琼比醉驾还潇洒,别人醉驾是司机喝酒,他这醉驾是连“车”都醉了。这在唐人笔记里还真有记载,跟秦琼代有个名将叫(凌烟阁位列第十),段志玄有个玄孙(不知几代)叫段成式,段成式写了一部笔记叫《》,那里面明确写着“秦叔宝所乘马,号忽雷驳,常饮以酒。”
这位喜欢骑着醉马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叔宝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的秦琼秦叔宝,生的儿子却没承父业上阵杀敌,而是给唐太宗当了贴身保镖(千牛备身,执“千牛刀”负责的安全),历史上也没说秦怀道等秦家子孙继承了秦琼的大铁枪和枪法,那么秦琼的大铁枪哪去了呢?
答案是秦琼的那把大铁枪被“充公”了,而且成了“镇国之宝”,每逢国家大典,都要抬出来展示一番,一直到唐玄宗时期还在“展览”,史官刘餗还见过“迄今国家每大陈设,必列于殿庭,以旌异之。”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