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为何会被后世称为“太平天子,促织皇帝”?

传统文化 2022-07-07 07:36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1425年—1435年),第五位,为之子,之孙。生于燕王朱棣府中,“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上携使之子孙,永世其昌,喜曰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后朱棣登基为帝,由于吉梦的缘故且朱瞻基与朱棣十分相像,朱棣十分喜爱这个,对于朱瞻基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视,朱棣亲自挑选大儒贤臣作为朱瞻基的老师,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巡视北京,并让太子朱高炽及朱瞻基视察农耕情况,在此期间朱棣特地写作《务本训》赐予太子及朱瞻基,希望其施仁德,善待百姓。

  永乐七年八月(1409年),明朝10万军队征伐鞑靼失败,全军几尽覆灭,朱棣大为恼怒,永乐八年(1410年),朱棣亲率大军征伐鞑靼,并让朱瞻基驻守北京。由于朱瞻基的性善且对于时政看法十分契合朱棣,永乐九年(1411年),朱瞻基被封为皇太孙,而在之后,朱棣每逢出征几乎都会带着朱瞻基,为加强对未来接班人的教育,以名臣胡广等为朱瞻基师。在名师教导以及长期政务处理的训练下,朱瞻基可谓是十分出色,明成祖就曾对宣宗说道“此他日太平天子也”

  洪熙元年(1425年),朱瞻基正式登基为帝,是为明宣宗,继位后的朱瞻基也确实不负明成祖所言,以、、“三杨”为倚重,并、蹇义为辅助,由此形成了一套核心领导班,在明确中央统治核心后,明宣宗开始自内向外的解决明朝的一些弊处,对于京官进行严肃整顿,随后又对都察院进行清查并举士四十余人充当新御史,针对朱棣对建文帝时期的朝臣大下冤狱的情况,宣宗开始进行平反。便是减免赋税,抑制豪强。而巡抚制度制度也是自宣宗时期正是设立,较以往的大规模取仕不同的是,宣宗时期开始缩减官员数量,并实行保举法以此提高官员的质量。在对外方面上,明宣宗一改明前期的强硬外交政策,开始和蒙古和解互市,和朝鲜、日本等国进行和平交往。内部的大规模整改,外交上的和平相处,使得明朝这一时期被誉为“”。

  而由于朱瞻基好促织,也就是玩蟋蟀,所以也被称为“促织天子”。政治上有所作为,但生活上好玩乐,由此朱瞻基被后世称为“太平天子,促织皇帝”。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