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外交官的胆子到底有多大 连降书都敢伪造
很多人都不了解外交官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学习方法网小编一起欣赏。
明二十年(公元1592年),日本分裂的国土被统一,开始野心膨胀,他们不甘心蜗居于目前占据的小岛国,想要侵略其他国家开辟自己的疆土,日本当时的实际掌权者,在武士大臣们的要求下,率领二十万士兵发起了战争。他们先向朝鲜发出“借道书”,声称自己本国要经过朝鲜直侵中国,遭到拒绝后直接发兵侵略朝鲜。
朝鲜此时是大明朝的附属国,亦是友国,友人有难,怎能置之不理,且日本确实有全侵中国的野心和打算,援助朝鲜也就成了必要之战。日本在战争的初期占据着一定的兵力优势,趁机攻占了朝鲜都城,将国王赶出了王城,大明军听此消息也是大为气愤,即刻命令当朝大将李如松领兵赶抗。
李如松还未完全平定宁夏混乱,不能及时赶到朝鲜,日本却占着朝鲜的部分城池“”,战争必须要缓一缓,谈判官们就必须起作用了。
主管谈判人选安排的兵部侍郎名为石星,他不知从何处得知了沈惟敬的“大名”,此人在市井中已是出名,年近六十高龄,却还和混混地痞们混在一起,炼丹、胡闹,,典型的无赖一枚,但他最突出的还是他舌灿莲花和通晓日语的本事。
石星找到他后,直接把相关任务和要求告诉了他,让他以谈判成员之一的身份前往日本进行“和谈”。
没想到,沈惟敬还是有些能力,说着还算流利的日语直接对日方代表小西行长进行“威逼利诱”(利诱的成分更重),将朝、日两方哄得服服帖帖,让日方相信明朝会承认他们现在占领的土地,先不能开战,又安抚了朝鲜国的民心,让他们相信大明军很快就会赶来。这样战中的双方获得了暂时的平静,战火也拖延到了明军集结赶到朝鲜后才重燃。
1593年,大明朝的援军支持之下,我方连同朝鲜军队终于将日寇打退了一步,帮助朝鲜收复平壤失地,这场抗日援朝战争获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战事还没有结束,日本人的野心并没有完全被打压下去,双方的兵力都受到了损害,开始“议和”,上次谈判“忽悠”成功的功臣沈惟敬被任命为和谈使者。“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日方的代表还是小西行长,沈惟敬和他一拍即合,瞒着各自统治者的提出的真实求和条件,相互“忽悠”。
日本实际掌权者丰成秀吉提出了非常无理的要求,丝毫没有战败国该有的自觉,他想让朝鲜成为日本的降国,统治朝鲜南部,还想迎娶大明朝的公主,这些都相当于让明朝承认了他非正义的军事、领土抢占权,大明朝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可是沈惟敬也是个“浑”出了本事的人,他完全没和明神宗说这些无理的款项,只一昧说日本答应投降,连降书都托他带回来了,神宗想要添加什么条款都可以,他保管日本人会答应,可事实上,那份降书只是他自己伪造的而已。
1596年,中日双方在两个“忽悠使者”的安排下达成协议,明朝使者带着明神宗的圣旨进入日本向丰成秀吉宣达旨意,一旁的翻译官随着圣旨宣读到一半,他就怒了,只让自己退兵,封个什么“明王”的称号给他就完事儿了,他之前提的那些要求不是说都答应了吗?
现在是怎么回事?一气之下,战争开始,真相败露后,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沈惟敬被抓,不过战事吃紧,没人顾着处理他,就暂时把他关到了牢狱中。
三年后,战争彻底结束,沈惟敬被刑部判处死刑,他没有小西行长的好运,在战场上将功补过,他是真的被斩杀了。
不过据说他被抓捕之后,身在牢狱却还颇有一分“逍遥”,该吃吃该喝喝,完全没有大难临头的焦躁感,这可能和他的年纪有关,毕竟他都接近70岁的高龄了,还能有这样的境遇,哪怕是一条死路,他也算“不枉此生,不留遗憾”了。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