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朝开国功臣,耿炳文最后还是没躲过一死
学习方法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耿炳文,的老乡,也是濠州(今属安徽凤阳)人,生于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大明开国功臣之一,其父亲耿君用曾任职管军总管,父亲去世后,耿炳文承袭了父亲的总管职位。
耿炳文英勇善战,曾多次击败义军,跟随、征战山西、陕西等地,战功卓著,历任总兵都元帅、大都督府佥事等官职。
建立后,耿炳文曾征战北方大漠,讨伐云南贼寇,可谓屡战屡胜,因功受封长兴侯。
明朝逐步稳定,朱元璋为了给子孙清除难以驾驭的臣子,对开国元勋痛下杀手。
自古君功立业之后,都会屠戮开国功勋,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朱亮祖、等功勋先后惨遭屠戮、灭门。
耿炳文却都一一躲过,有人认为是他,没有过错的原因。
事实上,他和太子是,朱标长女江都公主下嫁耿炳文长子耿璇(又名耿璿)。
这一点非常重要,当时的朱元璋极为器重太子朱标,耿炳文逃过一劫。
朱元璋驾崩后,皇长孙即位,史称建文帝。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起兵发动。
朱棣
建文帝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军讨伐朱棣。
当时,耿炳文已是六十五岁的老人了,他率领的明军号称三十万,实际上不过十三万人,八月初,明军抵达真定(河北正定),驻扎在滹沱河南北两岸。
都督徐凯所部驻扎河间,潘忠、杨松所部驻扎鄚[mào]州(河北任丘),明军先锋部队驻扎在雄县。先锋部队因没有设防,遭遇燕军突然袭击,九千人被全部被歼灭。
潘忠率军驰援,在月漾桥遭伏击,燕军大将朱能擒获潘忠、杨松,两人拒不投降,被斩杀。
鄚州被攻破后,明将张保投降燕军,向燕王透露了明军的军情。
燕王朱棣命张保回去散布雄县、鄚州惨败的消息,并吓唬明军说燕军正筹备攻城事宜。
耿炳文不知是计,下令大军渡河迎击燕军。不想燕军突然呼啸而至,明军瞬间溃不成军,慌忙退回城内,士卒在城门口拥挤不堪,自相踩踏,死伤无数。
燕军将真定城包围起来,耿炳文坚守不出。
燕王认为耿炳文还有十万主力,加之他是一员老将,没敢轻易攻城,围了三天之后,燕军撤走了。
建文帝闻知前线溃败,非常担忧,于是采纳太常卿黄子澄的谏言,派大将、公接替耿炳文的大将军职位。
耿炳文返回不久,李景隆全线追击,结果惨败。
燕军大举向南进发,不久攻占南京城,建文帝不知所终,燕王朱棣称帝,改元永乐,史称、。
耿炳文选择归顺了永乐朝。
永乐元年(1403年),耿炳文遭遇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弹劾,称其衣物、家中器物上有龙凤纹饰,属于大逆不道的僭越行为。
耿炳文意识到自己难逃此劫,不久畏罪自杀,其三个儿子耿璇、耿瓛[huán] 、耿瑄受牵连均被处斩。
江都公主被降为郡主,不久忧愤而死。
关于耿炳文之死,还有一种说法。
耿炳文小儿子耿琦逃到了千里之外的云南,投奔西平侯的次子。
沐晟的母亲是耿炳文的亲妹妹,也就是说,耿琦和沐晟是表兄弟。
耿琦去世后,黔国公沐晟给表哥写了墓志铭《耿公墓田碑记》,其中提到了舅舅耿炳文。
“侯年已六十有五,援真定,殁于阵。上更痛甚,亲制文遣命中官谕祭……”
意思是耿炳文六十五岁时,驰援真定,战死沙场,建文帝极为伤感,亲自写祭文诏命宦官致祭。
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耿炳文最终都难逃一死,因为耿炳文是朱标的亲家,对于朱棣来说,绝不能容许他活着。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