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开国功臣刘文静,仅仅因为被妾诬告就死了吗?
大家好,这里是学习方法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文静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刘文静被杀是初起,政治上的一件大事。刘文静作为李世民集团的核心人物,他的被杀是李世民集团与集团斗争即将公开化的标志,也成为的诱因。本文结合史料,为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利害关系。
《·刘文静传》文静尝与其弟通直散骑常侍文起酣宴,出言怨望,拔刀击柱曰“必当斩裴寂耳!”家中妖怪数见,文起忧之,遂召巫者于星下被发衔刀,为厌胜之法。时文静有爱妾失宠,以状告其兄,妾兄上变。高祖以之属吏,遣裴寂、问状。
因为刘文静的小妾将这件事情,告诉了他的兄弟,让他向告变刘文静谋反,兄弟下狱,李世民也是极力保全刘文静,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武德二年(619年)刘文静被杀,时年52岁。
刘文静被杀的原因
关于刘文静被杀的原因,《旧唐书》、《》、《》都有记载,《资治通鉴》云“寂言于上曰‘文静才略实冠时人,性复粗险,今天下未定,留之必贻后患。’上素亲寂,低回久之,卒用寂言。”
《旧唐书·刘文静传》云“高祖素忌之,寂又言曰文静才略,实冠时人,性复粗险,忿不思难,丑言悖逆,其状已彰。当今天下未定,外有勍敌,今若赦之,必贻后患。’高祖竟听其言……文静临刑,抚鹰叹曰‘高鸟逝,良弓藏,故不虚也。’贞观三年(629),追复官爵,以子树义袭封公,许尚公主。后与其兄树艺怨其父被戮,又谋反,伏诛。”
《新唐书·刘文静传》云“帝素忌之,寂又言文静多权诡,而性猜险、怠不顾难,丑言怪节已暴验,今天下未靖,恐为后忧。’帝遂杀之……以子树义袭鲁国公,诏尚主。然怨父不得死,谋反,诛。”
从这三条史料可以看出,《旧唐书》记载的最为详细,对于刘文静谋反被杀,裴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陈寅恪先生在《论唐高祖称臣于事》推断《新唐书》、《资治通鉴》武德二年杀刘文静条,俱省略“外有勍敌,”推演出与突厥议订称臣之约者,实为刘文静,其人与太宗关系密切,观太宗往视文静于狱中一事,即可推知,文静即为李唐与突厥联系之人。
从本传及高祖、太宗本纪来看,对于刘文静来说,最重要的是李世民并没有被立为太子,大家都知道,刘文静是李世民的心腹,裴寂倾向于李渊和李建成,当时李渊正当壮年,立嗣的事情也不会那么着急,实录上加这些内容,主要为了李世民夺位进行铺垫,从而丑化李建成。
刘文静被诛以前,李世民大肆笼络人才,像、、、宇文士及、、秦叔宝、、屈突通、张士贵、公达、李孟尝等等。这些人都是帮助李世民夺取皇位的人,李世民招兵买马就对李建成的太子集团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刘文静和裴寂的不和,就成了两派的斗争。
李建成被立为太子以后,李世民就和李建成有了矛盾,李建成为了保住储君之位拉拢人才李世民凭借自己亲总元戎的机会收兵降将,李世民发展自己实力的时候,李渊会预感到对自己确定的接班人的威胁,不得不拿李世民最忠诚的谋士刘文静开刀,向李世民发出警告。
刘文静被诛前,李建成集团和李渊本人主张杀刘文静,李世民集团竭力营救刘文静,太子集团在外朝的支持者和代言人就是裴寂,在李世民集团可以和裴寂抗衡的就是刘文静,李世民集团很显然处于下风,尽管、萧瑀为刘文静求情辩解,却只能坚定了李渊诛杀刘文静的决心。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