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临死前令人厚葬魏忠贤是真的吗 这件事的真实性到底有多高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上吊自杀前,让人重新厚葬魏忠贤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呢?我先表明我的观点,然后我再来证明我的观点。
我觉得这个记载的真实性非常高。为什么呢?
(崇祯剧照)
第一,记载的史料非常多。
关于这个记载,我们能找到很多史料。比如《崇祯遗录》《甲申核真略》《明季北略》《燕都日记》等等十多种。而且这些史料都集中出现在灭亡的那几年,写史料的人又是在不同的地方,不会是在书上以抄转抄的。既然出现的史料非常多,应该这件事并不是空穴来风。
第二,写史料的人有亲身经历或亲耳听见。
比如写《崇祯遗录》的,是明朝末年的指挥佥事王世德。他差不多是崇祯皇帝的贴身侍卫,对崇祯的情况非常清楚。攻进北京城的时候,王世德还拿着尚方宝剑,砍杀那些不抵抗的将领。后来,他举家逃到江南,隐名埋姓,写了这本书。
除,冯梦龙写的《燕都日记》这些,虽然不是亲身经历,但冯梦龙是在1644年,以日记体的形式记载下来的,而且是随听随记。既然是随听随记,应该是当时这样的传说非常多。
《明季北略》是明末史学家计六奇写的,他写《明季北略》是从1663年开始的。那时候各种流言已经传遍,他还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可见他认为这件事是真的。
(魏忠贤剧照)
第三、崇祯皇帝说这句话的可能性比较大。
为什么说崇祯皇帝说这句话的可能性比较大呢?
其一,崇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按史料记载,崇祯说这句话是在他上吊自杀前的第五天。那时候,崇祯一定知道李自成攻破北京是迟早的,他死是迟早的。他甚至在那时候,也思考过死的方式。人在将死的时候,一般都会饶恕一切,目的是为了到另一个世界去的时候,大家遇上了,互相好说话。斗了一辈子,在去世前,还下令饶恕和,放过她们的家人,就是这个表现。
崇祯虽然处死了魏忠贤,,他实在与魏忠贤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不过是他想把权力从魏忠贤的手中夺过来而已。,在那时候饶恕魏忠贤,说一句对魏忠贤好的话,也是可能的。
(李自成进京)
其二、崇祯对现有大臣的不作为深恶痛绝。
崇祯在死的时候,都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好皇帝,是大臣们不作为。比如他在一次鸣钟上朝,而大臣不来的时候,他就说“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吊死在煤山的时候,他还在衣服上写道“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
既然崇祯认为是现有的大臣不作为,他怀念魏忠贤,也是顺理成章的。毕竟魏忠贤虽然专断,,他执政的时候,执行力还是不错的。朝中没有出现互相扯皮拆台的事情。只要执行力不错,就能够把李自成和清军打下来。
其三,崇祯想要笼络人心。
崇祯虽然感觉他可能会灭亡,但他肯定还想做一搏。而在百官不作为的情况下,笼络更多的人,让他们为保卫大明江山出力,就是崇祯的那时候的想法。,那时崇祯说那个话,也是正常的。
(参考资料《崇祯遗录》《明季北略》《燕都日记》等)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