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战功赫赫 韩信最后为什么会被夷灭三族
很多人都不了解被灭三族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学习方法网小编一起欣赏。
有一个典故叫做“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对于兵仙韩信来说,不管指挥多少人,都跟指挥一个人是一样的,指挥的人数越多,所能够发挥出来的威力就越大,这点是非常难的,要知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哪怕是当过纪律委员都有可能得罪大半人,何况是管理无限多的军人呢?
由此便可见得韩信在军事管理方面,具有着何等突出的才能,而这也让他获得了震动当世的功业,以及千古流传的声名。帮助出身的平定四方,让他取得了争霸的最终胜利,而韩信本人也成功成为了大汉帝国的开国元勋。
韩信的功业开始于汉元年(前206年),这一年楚汉战争爆发,韩信采用“,”的策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出重围,与所封的三秦王、、展开决战。曾经打败了众多农民起义军,差点就保住了的三秦王在韩信凌厉的攻势之下,完全无法匹敌,章邯自杀,司马欣与董翳投降,汉军成功获得了坚险而丰饶的关中。
项羽虽然失去了关中,麾下依然兵精将广,与刘邦陷入了正面对峙,从属于项羽的众多诸侯国,也对于汉军造成了极其强大的威胁。韩信在平定关中之后,又带着人马平定了、、、等四方敌国,为刘邦攻占了广泛的地盘,收拢了众多的人口,也让项羽主力渐渐沦为孤军,楚汉战争的胜利天平彻底偏向刘邦。
汉五年(前202年),韩信作为汉军大将军,指挥了彻底歼灭项羽的垓下之战,他使用、等战术,动摇了楚军的军心,最终成功全歼十万楚军,让曾经威压当世的项羽,最终迎来了乌江自刎的凄凉解决。
这个时候的韩信,可以说是达到了一生功业的最巅峰,巅峰之后,便是急转直下。刘邦得知项羽已经被平定以后,直接孤身一人进入韩信军营之中,夺取他的军权,随后又将他的爵位“齐王”改封为“楚王”,后来又贬为淮阴侯。
到汉十年(前197年)的时候,韩信更是被夷灭三族,虽然说这是所做的事情,但如果一定要说刘邦完全不知情,或者说刘邦从来都没有这种心思,那么显然是没人愿意相信的,应该是刘邦平日里有流露出杀掉韩信的心思,甚至是可能有这样的密令,所以吕后才会下手去灭掉这样一个的功臣全家。
韩信为刘邦立下汗马功劳,最终的结局却很是凄惨,这究竟是为何呢?他自己原因说是“狡兔死,走狗烹;”,这固然也符合我们一贯的认知,说的是为了自己皇权的稳固,而消灭那一些有可能造成威胁的人,这是刘邦对不起韩信,但对此事早有定论。
对于韩信被灭三族,司马迁的结论是“不亦宜乎”,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恰当的事情吗?为何这么说呢?司马迁陈述了一大堆的理由,“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其实就是两个字骄傲。
韩信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就,主要就是来源于他的骄傲,哪怕是穷困落魄的时候,也坚信自己能够成为万户侯。但等到他真正成就了功业之后,他仍然一如既往的骄傲,对自己的功劳与能力丝毫不加掩饰,甚至还想要获得更高的地位,以至于在天下安定的时期还想要造反,如果他没有那么骄傲的话,凭借他的功劳与能力,那他完全有可能成为、召公、太公那样的人物,但就因为太过骄傲,最终导致了三族被灭。
其实骄傲这件事情,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不能够没有的,哪怕生活再难,依然不改傲骨,不挫锐气,尽管身居斗室,犹然心系天下,能够有这样的情怀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对于一个功成名就的人来说,再骄傲就要不得了,这个时候就得“谦卑”,就如所言“功成,身退,天之道”,只是能够做到这点的人终究很少,哪怕是韩信那样纵横沙场的绝世人杰也没有做到,以至于身死族灭。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