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三姓家奴,揭秘封德彝传奇的一生

传统文化 2022-07-07 06:58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学习方法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封德彝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01

  大好前途的年轻人

  隋开皇十年(590),大隋水师停泊在东海上,准备出发讨伐江南的叛军。

  元帅召见秘书封德彝,小封从容回答问题,粮草储备,部队分布等等,井井有条。

  杨素很满意。

  小封走后,警卫员从外面回来,给杨素收拾,顺口说“刚才封秘书不小心掉水里了,差点淹死。幸好发现及时,救了上来,换了衣服就来见您了。”

  杨素吓了一跳,小封怎么都没提这事?

  再叫来一问,封德彝说“我那个是私事,和工作没关系,所以没向大人汇报。”

  杨素,这小伙子公私分明,并且肚量不小,藏得住事啊!普通人捡了一条命,早就嚷嚷得大家都知道,他倒好,一句不提。

  这是大隋国平定南陈国的第二年,因为政策不好,加上南陈豪强不服,造反,朝廷派杨素率军南下平叛。

  杨素早年在四川操练水师,造的船又高又大,平陈国立下大功,是手下炙手可热的重臣。

  这一回全权处理江南事务,生杀予夺都是他一句话的事。

  封德彝被他赏识,。

  仗打的很顺利,杨素经常召见封德彝,听他对时事的意见,对他的见识胆量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胜利班师,就把自己的堂妹嫁给了封德彝。

  封德彝搭上了快速升迁特快车。

  02

  一流的揣摩功夫

  封德彝的祖父、父亲都当过大官。

  舅舅卢思道是大文学家,自视很高,没几个人看在眼里。偏偏和小封一聊天,就很看重他,对别人说“此子见识才智不得了,将来绝对是国家宰相一级的人物。”

  还真让他说准了。

  封德彝进入杨素幕府,才二十二岁,已是公的大秘书了。

  杨素也算一代枭雄,和小封非常投缘,一聊天就是一整天,越聊越有味。

  长江后浪推前浪哟,杨素拍拍自己的座椅笑说“我这个位子,将来一定是你封郎的。”

  开皇十三年(593),杨素负责监造新的皇宫仁寿宫。

  封德彝是土木监,现场总负责。

  杨素不计成本,要规模宏大,富丽堂皇,还要工程进度快,质量好。

  人死了不算事,填沟里继续干。宏伟大气的宫殿很快完成。

  隋文帝来视察,发火了“杨素用尽财力民力,搞这么华丽,这不是让我和天下人结仇吗?”

  杨素害怕了,这是不是马屁拍在马蹄上了嘛,怎么办?

  封德彝却安慰他“大人您别担心,等皇后看过了,就会有好消息。”

  第二天召见,孤独皇后表扬杨素“你知道我们夫妻年纪大了,把宫殿装修得这么漂亮,让我们晚年愉快,真是大忠臣。”

  赏赐财物百万。

  杨素回来问封德彝,你怎么知道风向变得这么快?

  封德彝说“皇上是个俭朴的人,刚看到宫殿奢华,一定会发火。可他很听皇后的话。皇后终归是女人,女人喜欢的就是奢华美丽,只要她高兴了,皇上一定也改了主意。”

  把人心看得这么透,杨素都吓住了,叹息道“揣摩人心的能力,我不如你。”

  推荐封德彝出任内史舍人,从五品。

  这年,他才二十五岁。

  03

  及时转向

  时光荏苒,进入第二任统治时期。

  大业年间,炀帝信任虞世基,世基大权在手,却举措失当,封德彝依附世基,出谋献策。

  隋文帝留下个大家业给杨广,败家是聪明人。

  杨广绝顶聪明,也超级败家。

  继位后无止尽地折腾,征高丽、开运河,巡视四方。视察到,一时高兴,赏赐锦帛一千万段给可汗。

  四海民力用尽,大家吃不上饭,操家伙和朝廷干,天下大乱。

  而炀帝不闻不问,忠言逆耳,国家危机的话一听就炸毛。

  这时,封德彝的揣摩功夫太到位了,什么事炀帝爱听就上报,什么事不爱听就不讲。

  虞世基独霸大权,政事越来越糟糕,大隋危在旦夕。

  大业十四年(618)三月,隋炀帝巡视到江州,被断了回路,想就在江东立足,不回北方去了。

  跟着的将士都是北方人,人心思乱,护军头领发动兵变,叛军冲进皇宫,活捉了炀帝,杀了虞世基。

  宇文化及让封德彝去当面数落炀帝的罪过,炀帝冷静地对他说“你是读书人,怎么能到这样做?”

  潜台词就是说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把封德彝羞个大红脸,慌忙退下。

  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

  封德彝料定宇文化及必败,找个机会说去运粮,逃离了这伙人。

  果然第二年,宇文化及兵败被杀。

  这时候,李渊已经占领长安,建立大唐王朝(618,大唐武德元年),如朝日东升,蓬勃向上。

  封德彝这种聪明人,立即判断形势,投奔大唐。

  李渊初时看不起这个人,封德彝献了几条计策。

  看来本事是有的,马上又得到李唐的重用,任内史侍郎。

  这种人太厉害了,大风大浪,他总过得比大家好。

  别人汤都喝不上,他总能吃到肉。

  04

  大唐岁月

  大唐武德三年(620),秦王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双方胶着,李渊有意撤军。

  李世民急忙派封德彝回来向李渊说明情况王世充已经,虽然地盘大,只有洛阳一处听令于他。现在是消灭他的大好机会。一退军,敌人回过劲来,将来就不好对付了。

  李渊同意继续打。

  次年,李世民不但消灭了王世充,还顺手把支援王世充的也灭了,大胜而归。

  李渊非常高兴,表扬封德彝是支持灭吴的,封爵位平原县公,兼任天策府司马(李世民手下大人物)。

  步步高升,招招有效。

  623年,;

  624年,道国公、中书令(相当于宰相)。

  就在这些年,屡立大功威震天下的秦王李世民,越来越威胁到太子的位置,双方明争暗斗,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大臣们都在偷偷站队,是依附太子这边,还是投靠秦王李世民?

  这可是生死攸关的选择。

  封德彝怎么办?

  他再一次展献了卓越的骑墙技术,处处留后手。

  05

  一流的骑墙功夫

  武德八年(625),李世民、李建成两方已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时刻。

  、等都劝李世民抢先动手,封德彝也一起劝。

  毕竟这是骨肉相残之事,李世民没同意。

  封德彝又单独见高祖李渊时说“秦王自恃对国家有大功劳,肯定不甘心居人之下。如果不立他为太子,就该早做打算。”

  这是劝李渊除掉李世民哟。

  还偷偷地对太子李建成说“为了天下的人,根本不顾什么亲情。老爸就要让煮了,他还说分我一杯肉汤喝。就是这种态度。”

  ,但李世民派系的人不知道。

  李世民,长孙无忌、这些人足智,只有他们玩别人,哪有别人摸虎须的时间?但都被封德彝骗过了,真是人精中的人精。

  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了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李渊退位。

  李世民当皇帝,就是千古一帝唐太宗。

  第二年是贞观元年(627年),上班的封德彝突然发病,看来是脑溢血,不会动了。

  唐太宗亲自看望,派车子送回家,没多久去世。

  太宗缀朝三天以示哀悼,追赠司空,是“明”。

  06

  死后风波

  到了贞观十七年,也就是都过了17年这么久,封德彝的事情才败露。

  这个的家伙!

  李世民诏令夺了他的司空荣誉称号,把谥号改为“缪”。

  老王打铁还需自身硬,怎么和领导拉关系倒是可以学学。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