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大重臣之中 最后为什么只有佟国维能善终
对三大重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学习方法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作为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康熙被史学家们誉为“千古一帝”,他凭借卓越的政治才能开创了,是为人称道的明君。 康熙不仅文武兼济,扛得起内政,担得起外交,在用人方面也极具高明之处,从他对身边三位重臣、、的不同态度及三人的结局上就可看出。
不识时务索额图
索额图是满洲正黄旗子弟,祖上有开国元勋,父亲索尼是康熙四大顾命大臣之首。他不仅出身显贵,还是的叔父。 康熙七年,才三十出头的索额图就被任命为吏部侍郎,第二年主动请辞,担任康熙身前一等侍卫,并帮助康熙智擒,那年康熙还是个14岁的少年。
除掉鳌拜这个心头大患,索额图得到康熙重用。此后,无论是平定、平定噶尔丹叛乱,还是与沙俄谈判,索额图都为康熙出谋划策,为康熙政权的巩固立下了。因为孝诚仁皇后的关系,康熙对索额图多了一层亲近,格外器重他,索额图不断加官晋爵,威望日增,与纳兰明珠并峙朝堂,时人敬称“”和“明相”。
按理说,索额图手握一手好牌不应该结局凄凉,可他偏偏在权倾朝野之时不知收敛,加入到夺嫡之争中。索额图是太子的外叔公,的“太子党”,朝中大臣多有攀附,太子势力日壮,自然引起康熙的忌惮。
后来,索额图在告老还乡之后遭到拘禁,罪名是“结党妄行,议论国事”,四个月后被活活饿死在幽禁之地。甚至在死后多年,仍被康熙恨称为“本朝第一罪人”。
索额图的问题不在于站错队,而在于骄横傲慢,气焰太高,怂恿太子忤逆,遭到残酷打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善始善终纳兰明珠
和索额图一样,纳兰明珠也是满洲正黄旗出身,当过御前侍卫,负责宫内安全。纳兰明珠文武双全,仕途一路畅达,曾官任内阁,陪伴左右辅佐他理政。同样是在康熙七年,他被擢升为尚书。
纳兰明珠因有政治头脑颇得康熙器重,而且他也是康熙宠妃的堂叔父,康熙亲政多年,有什么朝政大事都喜欢找他商量,且多次被委以重任,是康熙的得力助手。
而事实证明,纳兰明珠并没有辜负康熙的信赖,在裁撤三藩问题上,他力排主流意见赞同撤藩,削弱三藩实力;又反对放弃台湾,这直接导致台湾划归福建府,纳为管辖;康熙和沙俄谈判,也把纳兰明珠带在身边,而他也的确擅长谋略,能为康熙分忧;对于一些文化工程,康熙也喜欢询问纳兰明珠的意见。
但纳兰明珠并非完人,除了帮助康熙稳固基业,他还利用自己的身份卖官鬻爵,大肆敛财,又笼络朝臣,结党营私。这一切自然逃不过康熙的眼睛,后来康熙革去纳兰明珠的官职,再也没有重用过他。
不过纳兰明珠毕竟于国有功,在康熙四十七年病逝后,康熙安排皇子去祭奠他,这一生也算善始善终。
荣于身后佟国维
如果说索额图与纳兰明珠权倾朝野,离不开他们显赫的出身,有着“佟半朝”名号的佟国维来头就更大了。佟国维出身于佟佳氏,是清朝有名的望族,不仅祖上有开国功勋,还与爱新觉罗家族世代联姻。
佟国维是康熙的父亲,也就是康熙的老丈人,自己的亲姐姐又是康熙的母亲,既是国丈又是国舅,政治起点相当高。
佟国维本人在政治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康熙平三藩,他率兵平息了吴三桂之子的叛乱阴谋,立了大功;后来又凭智勇双全平定了噶尔丹叛乱,助康熙捍卫大清王朝的统一。多重原因作用,康熙对佟国维信任有加,不仅授予他议政大臣的重职,还封其为一等公。
,在夺嫡之争中,处于政治漩涡中心的佟国维无法置身事外,他后来站在八皇子一边,后世分析说这只是佟国维的幌子,他的真正目的是推出隆科多。
但不管怎样,佟国维与属意立四皇子为储君的康熙意见相左,引来康熙不满。后来佟国维请罪,加之生母和皇后的面子,康熙没有追究他的罪责。
佟国维的政治手段可谓高明,虽然他晚年再没得到重用,可也是寿终正寝,且“赐祭葬如例”。胤禛继位后感念隆科多的忠心拥立,又追赠佟国维为太傅,“端纯”,可谓生前身后极尽荣光。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虽然三位重臣在不同阶段都得到康熙的倚重,但帝王最看重的是江山,最不能容忍的是一家独大,笼络朝臣、结党营私只会死得很惨。而想要在复杂的党派之争中安全抽离,一定不能忘记权力在谁手中,不能不知道谁才是当朝的天子。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