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蜀汉南阳籍七大名臣,他们结局分别如何?
如今的河南省南阳市,地处三省交界之处,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汉末时期,南阳人才辈出,仅蜀汉的南阳籍名臣就有七人。其中,有蜀汉的、饱受世人争议的蜀汉名将,还有一人,在蜀汉政权中的地位与不分伯仲。
黄忠
第一位黄忠。黄忠,字汉升,是一员纵横沙场的老将,帐下的五虎上将之一,南阳籍勇将当中的杰出代表。黄忠早年仕从荆州,以中郎将之职统兵驻守长沙,后归降。效力曹操期间,黄忠并未受到重用,只被封了一个代理裨将军的职务。结束后,刘备出兵平定荆州四郡,黄忠转投刘备集团,成了蜀汉的一员将领。
刘表
跟随刘备期间,黄忠冲锋陷阵、神勇无比,在益州争夺战中屡建奇功。汉中之战开始后,黄忠身先士卒,率部在定军山大败曹军,斩杀曹魏名将,一战成名。黄忠早期历任讨虏将军、等职。刘备称汉中王后,黄忠以战功被晋升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
夏侯渊
对于黄忠的晋升,当时还闹出了一场小风波。刘备封赏时诸葛亮就曾提醒过,对黄忠赏赐过重会引起的不满,但此事并未引起刘备的重视。当消息传至荆州时,果然令关羽愤怒,并声称羞于“与老兵同列”。不过,此事经大臣费诗的居中调节、百般劝慰后,关羽最终平息了怒火。黄忠效力蜀汉期间,忠心侍主、功勋卓著,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病逝。
黄忠
第二位。李严又名李平,字正方,刘备最为信任的蜀汉重臣之一,刘备时,李严与诸葛亮一起成为托孤重臣,地位与诸葛亮的不相伯仲。李严早年仕从荆州刘表,后转投益州,以文武兼备、处事干练而闻名。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李严在绵竹与刘备交战中兵败归降,此后深受刘备的信任与器重,曾参与蜀汉律例《蜀科》的编撰。
李严
刘备在弥留之际嘱托李严,命其与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辅佐后主继位。刘禅执政期间,对非常器重,迁任为尚书令、中都护,后再度晋升为。期间,李严遭诸葛亮弹劾,被刘禅罢官免职贬为平民,在家中病逝。
李严
第三位魏延。魏延,字文长,是一位饱受非议并带有悲情色彩的蜀汉名将。魏延早年投靠刘备,以作战勇猛、善出奇计而闻名,在四处征伐的过程中数战建功,早期历任汉中都督、汉中太守、牙门将军、镇远将军等职。后,为表彰魏延的功绩,晋升其为镇北将军。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数献奇计、破敌有功,颇受诸葛亮的器重,历任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前军师、征西将军等职。不过,魏延性格孤傲,与诸多同僚不睦,诸葛亮病逝后没多久就被诛杀灭族。
第四位宗预。宗预,字德艳,性格坦率耿直,是蜀汉时期的忠直名臣。宗预早年投至刘备帐下效力,跟随平定益州时数有功业,后作为使臣数次出访东吴,备受吴主的赏识,在蜀汉历任主簿、参军、右中郎将、后将军、征西大将军、镇军大将军等职,蜀汉灭亡时病逝。
第五位吕乂。吕乂,字季阳,南阳豪门之后,少年时以才华卓著闻名当地。吕乂效力蜀汉期间,以生活简朴、为人谦和、执法严明、政无积弊而备受刘备、诸葛亮等人的信任与器重,历任典曹都尉、绵竹,巴西、汉中、蜀郡等三郡太守,因在地方功勋卓著,后迁任尚书、尚书令等职,于延熙十四年(公元251年)病逝。
第六位陈震。陈震,字孝起,早年追随刘备四处周旋,才华出众、处事练达,早期历任从事、蜀郡北部都尉,汶山、犍为等两郡太守,因在地绩突出,后主刘禅继位后迁任尚书、尚书令等职。称帝后,陈震以蜀汉卫尉之职出使东吴,于建兴十三年(公元235年)病逝。
第七位王连。王连,字文仪,原是益州刘璋的,以识人善断闻名,刘备平定成都后,转投其帐下效力。王连效力蜀汉期间,选拔良吏、知人善任,在治理地方的过程中政绩显著,为刘备举荐了一批得力的官员,历任司盐校尉、蜀郡太守、屯骑校尉、丞相长史等职,最终于任上病逝。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